[发明专利]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车载振动除冰装置及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81270.8 | 申请日: | 2015-10-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053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宫衍圣;黄文勋;王强;王继来;刘刚;郑刚;张珹;韩佳栋;董春斌;刘巍;蒋小菊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G7/16 | 分类号: | H02G7/16 |
| 代理公司: | 西安新思维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61114 | 代理人: | 李罡 |
| 地址: | 710043***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气化铁路 接触 车载 振动 除冰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车载振动除冰装置及其方法。接触网机械除冰以人工为主,安全性差,易损害接触网。本发明构建包括接触网振动除冰设备、除冰控制模块、接触网覆冰在线监测模块和远程数据处理中心的车载振动除冰装置;接触网覆冰在线监测模块将监测到的覆冰数据发送至除冰控制模块和远程数据处理中心;除冰控制模块根据覆冰数据实时调整接触网振动除冰设备的工作参数,包括振动模块的振幅、频率、接触压力;远程数据处理中心对覆冰数据进行存储,并发送控制指令至除冰控制模块。本发明对接触网振动除冰设备的除冰形式、接触压力和轨道车体行驶速度均可进行调整和控制,以适应不同覆冰情况,除冰效率高,不易损坏接触网。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电气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车载振动除冰装置及其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地域广阔气候多样,覆冰情况各不相同,以低温、高湿、高海拔地区最为严重。随着电气化铁路运营里程的不断扩大,尤其是高速铁路规模日益增大,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覆冰灾害已得到广泛的关注。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主要除冰方式有热力融冰和机械除冰两种,其中机械除冰较热力融冰具有系统结构简单、耗能小、易操作、成本低廉等优势。目前接触网机械除冰主要以人工为主,安全性不足,易损害接触网;信息化程度差,覆冰情况无法监测;除冰效率低,由于接触网张力较大,人工难以根据需要输出恒定的振幅、频率。
目前以开发的接触网除冰车属于电动车辆电源线路的技术领域,由于一般的铁路线路及所有的高速铁路线路均为封闭式线路,该接触网除冰车不具备在铁路线上连续运行的条件;除冰方法为传统刮冰法,且不能根据不同的接触网除冰需要匹配除冰参数,难以解决除冰方法效率低、易损害接触导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车载振动除冰装置及其方法,解决现有机械式除冰装置自动化程度低、除冰效率低、安全性差、易损坏接触网的问题。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车载振动除冰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接触网振动除冰设备、除冰控制模块、接触网覆冰在线监测模块和远程数据处理中心;接触网覆冰在线监测模块同时与除冰控制模块和远程数据处理中心信息交互,除冰控制模块和远程数据处理中心信息交互,除冰控制模块和接触网振动除冰设备信息交互;
所述接触网振动除冰设备包括振动模块、动力驱动模块、振动调节模块和安装平台,振动模块、动力驱动模块、振动调节模块均设置于安装平台上;振动模块为产生特定振幅、频率、接触压力的振动源,与接触导线滑动接触;
所述接触网覆冰在线监测模块包括摄像机、数据传输设备和图像处理系统。
所述接触网振动除冰设备安装于轨道车体的受电弓结构上部或车体后部的安装平台。
所述除冰控制模块安装于轨道车体控制室内,同时与轨道车体的速度控制模块信息交互。
所述接触网覆冰在线监测模块安装于轨道车体顶部。
电气化铁路接触网车载振动除冰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以下步骤:
构建包括接触网振动除冰设备、除冰控制模块、接触网覆冰在线监测模块和远程数据处理中心的车载振动除冰装置;接触网覆冰在线监测模块同时与除冰控制模块和远程数据处理中心信息交互,除冰控制模块和远程数据处理中心信息交互,除冰控制模块和接触网振动除冰设备信息交互;
接触网覆冰在线监测模块将监测到的覆冰数据发送至除冰控制模块和远程数据处理中心;
除冰控制模块根据覆冰数据体现的线路覆冰情况实时调整接触网振动除冰设备的工作参数,包括振动模块的振幅、频率、接触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12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