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80341.2 | 申请日: | 2015-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8946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11 | 
| 发明(设计)人: | 苏华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华巍 | 
| 主分类号: | G16H80/00 | 分类号: | G16H80/00;G16H50/2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言诚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9 | 代理人: | 张学敏 |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中医 体质 甄别 专家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中医与计算机的交叉学科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主要由人机交互模块、知识库模块、样本库模块和推理机模块四部分组成。能够达到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的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能够快速、准确、自助式获得待甄别样本的中医体质分类。依据本发明的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和其控制方法得到的中医体质类别,能够进行更为针对的偏颇体质的调理,最终达到事半功倍,迅速调整偏颇体质的功效。同时,本发明提供的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具备自学习能力,能够通过使用不断使用以自动存储丰富其自身存储样本,最终逐步提高其甄别准确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医与计算机的交叉学科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当今医学倡导“个体化诊疗”的医学发展朝向,正经历以“病”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转变的发展趋势。在其中,体质医学蕴含着丰富的生命科学的内容,符合以人类健康为主旨的医学目的,顺应当今医学从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的发展趋势。
根据国家卫计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因慢性病导致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85%,慢性病在疾病负担中所占比重达70%,已成为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和社会问题,严重影响我国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中医体质理论认为,体质偏颇是疾病发生的内在依据,通过体质辨识,能在早期发现相关疾病的高危体质群体,并有的放矢地对其进行体质调整干预,使人轻发病、少发病或不发病,从而有效防控慢性病。
传统的中医体质分类较为粗糙不够精细,依据现有的中医体质分类对体质偏颇的体质进行相应的食疗和保健调整时,见效缓慢,调理期长,负担重。同时,由于中医体质的辨识需要经验较为丰富的老中医进行,而经验丰富的老中医正是我国稀缺人才,最终导致普通人群进行体质辨识困难、费用高昂等。同时,传统老中医辨识还存在辨识准确率受主观因素和个人经验影响大,准确率低等缺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更准确适当的中医体质分类的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同时还提供该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的控制方法。通过本发明的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实现对人体中医体质的准确快速辨识,依据辨识后的中医体质进行食疗或者保健调理,能够更快速、准确、最大程度降低副作用的完成偏颇体质调整。
本发明的中医体质甄别专家系统主要由人机交互模块、知识库模块、样本库模块和推理机模块四部分组成;
所述人机交互模块用于完成用户与专家系统之间的信息交流;
所述知识库模块存放有中医体质的分类知识,用于作为中医体质分类的依据;
所述样本库模块用于存放基于所述知识库模块中中医体质的分类知识的具体样本原始数据;
所述推理机模块采用正向推理策略,利用知识库模块中知识和样本库模块中数据,对人机交互模块端输入的样本信息进行中医体质的甄别。
更进一步的,所述知识库模块中中医体质基于以下层级分类:
第一层级分类由胃阴虚、肾阴虚、心阴虚、肝阴虚、肺阴虚、肾阳虚、心阳虚、脾阳虚、肺阳虚、痰湿蕴肺、痰湿困脾、肝经湿热、湿热蕴脾、大肠湿热、膀胱湿热、心气虚、肾气虚、脾气虚、肺气虚、心肺气虚、肺脾气虚、脾肾气虚、心肾气虚、淤血在心、淤血在肝、肝气郁结、胆气郁结以及特禀态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华巍,未经苏华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034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