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智能轮胎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80305.6 | 申请日: | 2015-10-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3545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许磊;余骏华;杨海兰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博锐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C23/00 | 分类号: | B60C23/00;H04L29/08 |
代理公司: | 常州市维益专利事务所 32211 | 代理人: | 陆华君 |
地址: | 214421 江苏省无锡市江阴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轮胎 监测 系统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轮胎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属于大数据的智能轮胎监测和分析技术。
背景技术
在汽车的高速行驶过程中,轮胎故障是杀伤力最大也是最难预防的事故隐患,是突发性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为防止爆胎,需要对轮胎压力、温度、加速度等进行监测,因此智能轮胎监测系统与汽车安全气囊、防抱死制动系统(ABS)被认为是汽车三大安全系统,智能轮胎监测系统主要用于在汽车行驶过程中对轮胎气压、温度、加速度进行实时自动监测,并对轮胎漏气和低气压进行报警,以确保行车安全。
每个轮胎监测系统的用户都是相互隔离的不相关的个体,他们都只关注自己的轮胎当前的胎况是否正常,现有的轮胎监测系统,只能够实时的监测当前的胎况数据,只有在胎况数据达到警戒线的情况下才会报警提示用户说轮胎出现异常状态。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轮胎监测系统和监测方法,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智能轮胎监测系统,包括:
采集模块,采集轮胎信息,所述轮胎信息包括胎压、胎温和加速度;
接收模块,接收采集模块的轮胎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数据交互模块;
数据交互模块;
网络互信模块,实现数据交互模块和云计算平台之间的远程通信;
云计算平台,该云计算平台建立有轮胎信息变化与轮胎漏气或爆胎对应的数据库,所述云计算平台接收和存储轮胎信息并分析数据变化,同时将该变化信息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并提取共同特征,当共同特征达到设定值时,产生报警信号,并将该报警信号推送给用户终端。
优选的,在上述的智能轮胎监测系统中,所述数据交互模块为网络终端,该网络终端接收采集模块的信息并将该信息发送至所述云计算中心。
优选的,在上述的智能轮胎监测系统中,所述网络终端为手机。
优选的,在上述的智能轮胎监测系统中,还包括发射器,该发射器与接收模块之间通过低频或射频通信。
优选的,在上述的智能轮胎监测系统中,所述轮胎信息还包括轮胎磨损信息、车辆位置信息、大气压信息和海拔高度信息。
优选的,在上述的智能轮胎监测系统中,所述数据库包括胎温的波动幅度与磨损大小的对应关系、以及胎压变化与轮胎漏气或爆胎对应关系。
相应地,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智能轮胎监测方法,包括:
采集轮胎信息,所述轮胎信息包括胎压、胎温和加速度;
建立轮胎信息变化与轮胎漏气或爆胎对应的数据库,存储并分析采集到的轮胎信息的变化,并将该变化信息与数据库进行比对并提取共同特征,当共同特征达到设定值时,产生报警信号
优选的,在上述的智能轮胎监测方法中,还包括采集车辆的位置信息,产生的报警信号发送至用户呼叫救助中心或附近的车辆用户。
优选的,在上述的智能轮胎监测方法中,产生的报警信号后将信号发送至用户手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系统可以将危险提前预知,如:长期内非正常的胎压减少,短期内非正常的胎压大幅度波动等一系列连续的行为将能够被感知和侦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所示为胎压出现不稳定时胎压的变化曲线图;
图2所示为胎温的波动幅度与磨损大小的相关曲线;
图3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中智能轮胎监测系统的原理方框图;
图4所示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中智能轮胎监测系统的原理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针对汽车轮胎压力,通常当胎压出现不稳定的情况时,他通常是会有一个由缓慢到快速的过程,如图1所示,胎压开始出现泄露的前期,大部分都会呈一个缓慢的曲线,而到了后来,由于泄露处缺陷的增大或者磨损的进一步加快,胎压泄露会出现一个陡曲线上升,从而导致相关如爆胎等突发事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博锐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博锐格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03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