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实验室模拟盐岩溶腔建造流场的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80231.6 | 申请日: | 2015-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17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张格;戴鑫;唐礼骅;唐海军;李汉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84 | 分类号: | G01N21/84;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扬州市锦江专利事务所 32106 | 代理人: | 江平 |
地址: | 225009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实验室 模拟 岩溶 建造 试验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盐岩地下储气库造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实验室模拟盐岩溶腔建造流场的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国家能源战略储备日益迫切。由于地质赋存条件优、密封性好、安全稳定程度高,地下盐岩溶腔被公认为是理想的油气储存及废物处置的理想场所。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下游配套储气库即选址于盐岩溶腔,目前我国中部地区石油储库也选择建于盐岩溶腔中。但是,利用传统水溶法建造盐岩溶腔过程中,溶腔内部的流场形态、浓度场分布、造腔管柱的应力以及应变情况、作业施工期间的腔体压力变化情况等研究目前还不充分,对于溶腔内壁的盐体上溶、侧溶状态难以把握,造成盐岩溶腔的形状控制存在一定的难度,对于作业施工前腔体泄压时间无法精确掌握,导致地下盐穴储气库的工期延误,建造速度缓慢。由于盐岩溶腔深埋于地下,现有的技术手段,无法对其进行直接观测,因此,通过在实验室模拟装置对盐岩溶腔建腔期的流场形态进行模拟,对于地下盐岩储气库的设计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实验室模拟盐岩溶腔建造流场的试验装置,该试验装置根据相似模拟原则,计算出对应的套管尺寸、注水排量,选择合适的循环系统,对溶腔内流场形态进行模拟。还可以有效地模拟出实际盐岩溶腔运行过程中的浓度场分布,温度、压力变化并进行测量,从而研究造腔过程中卤水的浓度场分布规律、温度变化以及压力变化情况。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实验室模拟盐岩溶腔建造流场的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箱、影像记录仪和透明材质的模拟盐岩溶腔,所述模拟盐岩溶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上连接有第一阀门,模拟盐岩溶腔内设置有模拟泥岩夹层,所述模拟盐岩溶腔内竖向设置有中心管,中心管外套置有中间管,中心管和中间管均向上伸出模拟盐岩溶腔;所述水箱设置有循环水进口和循环水出口,水箱的循环水出口连接有恒流泵,恒流泵的进口端设置有着色剂注入口,恒流泵的出口通过第一管道连接水箱的循环水进口,所述恒流泵出口端的第一管道上依次设置有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第二阀门和第三阀门之间的第一管道上旁接有第二管道,所述第四阀门的出口端旁接有第三管道,第二管道、第三管道分别与中间管的上端密封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和第三管道上均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中心管的上端旁接在第三阀门和第四阀门之间的第一管道上;所述影像记录仪设置在模拟盐岩溶腔的一侧。
试验装置还包括信号发射接收处理器,所述模拟盐岩溶腔的内壁的环周布置有第一光纤,第一光纤上连接有第一光纤温度传感器和第一光纤浓度传感器,中心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二光纤,第二光纤上连接有第二光纤温度传感器、第二光纤浓度传感器以及光纤应力应变传感器;所述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分别连接信号发射接收处理器。
所述第四阀门出口端的第一管道上连接有流量计。
所述中间管通过悬挂器连接在中心管上。
模拟盐岩溶腔采用有机玻璃制成。
所述影像记录仪为数码摄像机和/或照相机。
流场分布状态试验过程:
1、注清水准备工作:打开第二阀门、第三阀门,关闭第一阀门、第四阀门以及第二管道、第三管道上的第五阀门,打开恒流泵,将模拟盐岩溶腔注满水,保证后续注水流场稳定,水注满后关闭恒流泵,关闭第二阀门、第三阀门;
2、模拟正循环方式采卤:打开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三管道上的第五阀门,启动恒流泵,根据实验方案要求调整注水流量,检查流量计的示数,带示数稳定后,启动影像记录仪,从恒流泵进口端的着色剂注入口注入染色液,通过影像记录仪记录腔内染色液扩散运移轨迹,完成后关闭第二阀门、第三阀门、第三管道上的第五阀门;
3、排空实验污水:打开第一阀门,将模拟盐岩溶腔内污水通过底部出水管排空;
4、更换不同长度的中心管与中间管,从而变换两管出口间距,重复1、2、3步骤,再次记录染色液运移轨迹;
5、模拟反循环方式采卤:重复步骤1,之后,打开第二阀门、第四阀门、第二管道上的第五阀门,启动恒流泵,根据实验方案要求调整注水流量,检查流量计的示数,带示数稳定后,启动影像记录仪,从恒流泵进口端的着色剂注入口注入染色液,通过影像记录仪记录腔内染色液扩散运移轨迹,继续记录染色液运移轨迹,完成后关闭第二阀门、第四阀门、第二管道上的第五阀门;
6、排空实验污水:打开第一阀门,将腔体内污水通过底部出水管排空;
7、更换不同长度的中心管与中间管,从而变换两管出口间距,重复1、5、3步骤,再次记录染色液运移轨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02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时域反射式土壤湿度传感器
- 下一篇:基于品种鉴别的西红柿成熟度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