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柠檬酸钠规模化合成二维类石墨烯炭材料的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80042.9 | 申请日: | 2015-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21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陈祥迎;王倩;聂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1B31/04 | 分类号: | C01B31/04;C01B31/02 |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卢敏 |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柠檬酸 规模化 合成 二维 石墨 材料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维类石墨烯炭材料的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柠檬酸钠规模化合成二维的非晶炭材料、氮掺杂非晶炭材料、类石墨烯炭材料、氮掺杂类石墨烯炭材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石墨烯是厚度为一个原子层,具有二维晶体结构的新材料。在石墨烯中,碳原子之间以s键连接,结合方式为sp2杂化,这些s键赋予了石墨烯高的机械强度和良好的化学稳定性。除此之外每个碳原子都有一个未成键、可以在晶体中自由移动的p电子,使石墨烯具有优异的导电性能。石墨烯和类石墨烯由于具有良好的电子传导性能和大的比表面积,在电容器、储能、传感器、催化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具有巨大潜力的新型材料。目前石墨烯大多以石墨为原料,通过微机械剥离法、SiC热解外延生长法、化学气相沉积法、化学氧化还原法等方法制备。这些制备石墨烯的方法通常具有产率低、成本高、毒性大的缺点,无法满足大规模的工业生产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在各个领域的应用。
专利CN102951631B公开了一种石墨烯的制备方法。该方法采用化学还原与微波还原相结合的方法制备石墨烯,首先将锂的烷基衍生物与六氯化钨加入有机溶剂中进行反应,再将氧化石墨烯的有机溶液加入到上述混合溶液中进行还原反应,得到石墨烯粗产物,将石墨烯粗产物经过微波处理得到石墨烯。该发明方法缺点在于实验过程用到的有机溶剂毒性较大,而且得到的石墨烯缺陷多,导电、导热性能相对较差。
专利CN102976315A公开了一种微波辅助柠檬酸钠还原制备石墨烯的方法。该方法利用微波处理,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还原氧化石墨制备石墨烯,其用量比例为氧化石墨0.05~0.3g,柠檬酸钠1~30g。但是,该发明专利只是以柠檬酸钠为还原剂,其本质还是利用还原氧化石墨的方法制备石墨烯,其操作过程复杂、成本高,难以实现大规模的生产。
柠檬酸钠是目前重要的柠檬酸盐,具有安全无毒性、良好的生物降解性、价格低廉等特点。本发明以柠檬酸钠为炭源合成具有二维结构的非晶炭材料、氮掺杂非晶炭材料、类石墨烯炭材料、氮掺杂类石墨烯炭材料;其产物具有良好的电化学性能,且成本低廉、绿色环保、能够大规模生产,可广泛用于电容器、太阳能电池和储能等方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利用柠檬酸钠规模化合成二维类石墨烯炭材料的方法。该方法以柠檬酸钠为炭源规模化合成二维的非晶炭材料、氮掺杂非晶炭材料。为了进一步提高炭材料的导电、导热性能,在上述系统中加入石墨化催化剂,进而得到高质量的具有二维结构的类石墨烯炭材料、氮掺杂类石墨烯炭材料。该方法生产成本低廉、操作工艺简单易行,是一种绿色环保、快速有效、能够大规模合成二维的非晶炭材料、氮掺杂非晶炭材料、类石墨烯炭材料、氮掺杂类石墨烯炭材料的方法。
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利用柠檬酸钠规模化合成二维类石墨烯炭材料的方法,是按如下步骤进行:
按配比称取柠檬酸钠、石墨化催化剂和氮掺杂剂为原料,混合并充分研磨;
将研磨后的原料在无氧环境下进行炭化(即在惰性气体气氛进行高温煅烧);
将煅烧后产物经过酸洗、水洗、烘干,即得到二维类石墨烯炭材料;
通过改变柠檬酸钠、石墨化催化剂和氮掺杂剂的质量比,改变所得产物二维类石墨烯炭材料的类型,得到具有二维结构的非晶炭材料、氮掺杂非晶炭材料、类石墨烯炭材料、或氮掺杂类石墨烯炭材料。
在上述步骤中,柠檬酸钠、石墨化催化剂、氮掺杂剂的质量比为1~10:0~10:0~20。
所述石墨化催化剂为金属单质、金属氧化物、金属氯化物、金属硝酸盐、金属乙酸盐、金属碳酸盐、金属草酸盐和金属柠檬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金属单质为镍、钴或铁;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镍、氧化钴或氧化铁;所述金属氯化物为氯化镍、氯化钴或氯化铁;所述金属硝酸盐为硝酸镍、硝酸钴或硝酸铁;所述金属乙酸盐为乙酸镍、乙酸钴或乙酸铁;所述金属碳酸盐为碳酸镍、碳酸钴或碳酸铁;所述金属草酸盐为草酸镍、草酸钴或草酸铁;所述金属柠檬酸盐为柠檬酸镍、柠檬酸钴或柠檬酸铁。
所述氮掺杂剂为三聚氰胺、氯化铵、咪唑、二苯肼、吡啶、多巴胺、乙二胺、氨基酸、噻吩、酞菁、六亚甲基四胺、尿素、聚吡啶、聚吡咯、邻菲罗啉和甲胺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高温煅烧的温度为600~1000℃、时间为1~10h、升温速率为4~30℃min–1。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本发明所用的炭源为柠檬酸钠,其价格低廉、安全无毒,能够实现绿色生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8004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纯白炭黑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胡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