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79660.1 | 申请日: | 2015-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888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0 |
| 发明(设计)人: | 林洪生;侯炜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69 | 分类号: | A61K36/8969;A61P17/00;A61P17/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理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257 | 代理人: | 张文祎 |
| 地址: | 10005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分子 靶向 药物 所致 皮疹 中药 组合 及其 用途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的有效成分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白鲜皮10‑14份、金银花8‑10份、海桐皮10‑14份、豨莶草10‑14份、玉竹8‑10份。该中药组合物对于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使用分子靶向药物时导致的皮疹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的中药组合物及其用途,属于中医药领域。
背景技术
肺癌是影响我国国民健康的主要肿瘤之一,据2012年《肿瘤登记年报》数据统计,我国肺癌发病率53.57/10万,死亡率45.57/10万,排名恶性肿瘤发病率、死亡率首位。其中,非小细胞肺癌(NSCLC)病例约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0%~85%,约75%的患者发现时已处于中晚期,5年生存率很低。
目前除手术、化疗、放疗三大常规治疗手段之外,靶向治疗已将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推向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新阶段。在恶性肿瘤靶向治疗药物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ors,EGFRIs)已被证实为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有效药物。尤其是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factor receptor,EGFR)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yrosine kinase inhibitors,TKI),如吉非替尼(Gefitinib,Iressa易瑞沙)、厄洛替尼(Erlotinib,Tarceva特罗凯)、以及埃克替尼(Icotinib,Conmana,凯美纳)已广泛应用于国内临床。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酪氨酸激酶抑制剂(EGFR-TKI)可抑制与EGFR相关的细胞内酪氨酸激酶的磷酸化,而影响表皮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EGFR-TKI治疗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明显,有效率高达70%左右。这些分子靶向药物具有较好的选择性,能减少对正常组织的损伤,但其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皮疹和腹泻,尤其是皮疹,发生率更高,其中吉非替尼发生率41.4%~79.7%,厄洛替尼发生率50%~100%,埃克替尼发生率61.7%~82%。皮疹多会干扰正常治疗,影响患者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被迫停药影响疗效。
目前对于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的治疗刚刚起步,尚处于探索阶段,西医最常用的治疗方法包括局部使用抗生素、类固醇激素、维生素乳油、口服抗生素、免疫调节剂等,由于该类皮疹发生机制不同,故简单套用寻常皮肤病的治疗方法往往疗效不佳,副反应较重。而中医药可在这方面发挥特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可以用于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该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所述用于治疗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疹的中药组合物,其有效成分是由如下重量配比的原料药制成的:白鲜皮10-14份、金银花8-10份、海桐皮10-14份、豨莶草10-14份、玉竹8-10份。
确切的,所述原料药的重量配比为:白鲜皮12份、金银花9份、海桐皮12份、豨莶草12份、玉竹9份。
其中,海桐皮为豆科乔木刺桐Erythrina indica Lam.的树皮或根皮,四季可采,晒干即得。具有祛风湿,舒筋通络之功效,可用于风湿麻木、腰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外用治各种顽癣。其他各药均为国家药典标准药材。
本方以白鲜皮为君,清热燥湿、解毒祛风止痒;臣以金银花,助君药疏散在表之风热,兼有清热解毒之功;海桐皮、豨莶草祛风除湿而止痒;佐以玉竹养阴润燥,全方共奏祛风除湿、清热解毒、滋阴止痒之功。本方除了对一般皮疹具有治疗作用外,对药物性皮疹,尤其是肿瘤分子靶向药物所致皮肤瘙痒、皮疹等症也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
有益效果
为了证明本发明药物的效果,发明人进行了临床研究对比研究,以下是研究的主要内容。
临床资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未经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966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便于用户输入的方法和计算系统
- 下一篇:软性电子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