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气候环境模拟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9107.8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12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发明(设计)人: | 李宁;任家顺;杨鹰;王晓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G09B25/00 | 分类号: | G09B2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地址: | 400037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候 环境模拟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测试试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气候环境模拟装置。
背景技术
气候环境模拟可使普通体验者直接真实的体验各种气候环境对人体的感官刺激,提高对各种极端气候的认识,也可对极端气候受伤患者或恐惧人员再现相同气候环境,加快受伤患者治愈周期,消除恐惧人员恐惧心理,尽快康复,另外,对科研工作者提供实践机会,从而提供珍贵的科研信息。
现阶段,模拟气候环境的产品越来越多,但其模拟的气候环境比较单一,比如,申请号为CN201420292191.9,名称为一种高原模拟舱的实用新型专利,能模拟高原气候环境,但不能模拟海洋及地震气候,而申请号201410144150X,名称为一种轴向密封的卡箍快开卧式深海模拟舱的发明专利,能模拟深海气候环境,但不能模拟高原及地震气候,这使得体验者只能进行单一环境的体验,不能进行复杂多气候环境的体验。若进行不同气候环境的体验,则需不同设施进行多次试验,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体验成本和设施的制造成本。
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对现有模拟舱的结构进行改进,使一套模拟舱即可模拟多种气候环境,从而减少体验成本和设施的制造成本。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气候环境模拟装置,可一次性进行多种气候环境的模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模拟气候单一存在的体验成本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多气候环境模拟装置,包括高原模拟舱,还包括海洋模拟舱和地震模拟结构,所述海洋模拟舱固定设置在高原模拟舱的正下方;
所述高原模拟舱内设有供气系统、喷淋系统、温控系统、太阳光发生器、制冰系统、制雾系统及噪声系统;
所述高原模拟舱内设置有全视角视频系统,所述全视角视频系统包括球形显示器与舱外信号源连通的通讯数据线,所述球形显示器上设置有可360°旋转的摄像头;
所述海洋模拟舱内设有供气系统、喷淋系统、温控系统、海水循环系统、海浪发生装置、异味发生装置及噪声系统;
所述海洋模拟舱舱壁内表面上设置有可360°旋转的全方位视频系统和可360°旋转的摄像头;
所述高原模拟舱的舱底包括固定部分和活动部分,所述固定部分具有圆形空腔,所述活动部分为可上下旋转的连接在固定部分圆形空腔上的多个连续设置的扇形板;
所述地震模拟结构包括所述多个连续设置的扇形板及设置在海洋模拟舱舱壁上与扇形板一一对应的伸缩机构;
所述地震模拟结构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海洋模拟舱底部的动力端和可驱动力端的作上下运动和旋转运动的驱动端。
进一步,所述地震模拟结构还包括与动力端间隙配合的地震震动盘和设置在配合间隙中的弹性震动球。
进一步,所述动力端为具有与海洋模拟舱舱体相同直径的球形结构,所述地震震动盘为内表面为球形的圆环结构,所述球形结构的球形外表面与地震震动盘的球形内表面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驱动端包括插入动力端的传力头和与传力头固连的动力轴,所述海水循环系统穿过动力轴和传力头使海洋模拟舱与外界水源相连。
进一步,所述传力头上设置有至少一个可驱动动力端运动的力杆,所述动力端设置有与力杆间隙配合的力杆插孔,所述传力头为圆椭形或球形或其它圆滑过渡结构。
进一步,所述海浪发生装置为驱动叶轮或螺旋桨;所述海水循环系统上设有海水净化器。
进一步,所述扇形板下设置有用于防止体验者从扇形板裂开缝吊下的防护网,所述防护网上设置有逃逸口和可拆卸设置在逃逸口的安全装置,所述安全装置为采用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绳或绳网。
进一步,所述高原模拟舱及海洋模拟舱内还设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速度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室内环境信息发送装置及智能报警系统。
进一步,还包括佩带于体验者身上的生命体征仪和体征信息发送装置;还包括对体验者生命体征信息及室内环境信息进行接收并适时调整不同气候环境参数的智能控制系统。
进一步,整个装置的重心位于动力端内。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高原、海洋模拟舱及地震模拟结构,可同时实现模拟高原、海洋和地震等各种极端气候环境,让不同体验者可一次性体验高原、海洋和地震等各种极端气候环境:使普通体验者提高对各种极端气候的感官认识,为科研工作者提供珍贵的科研信息,同时可消除在特殊气候条件下的受伤人员对极端气候的恐惧心理,从而加快治愈周期,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由于模拟气候单一存在的体验成本和制造成本高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910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