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装载机电驱独立转向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79038.0 | 申请日: | 2015-10-1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838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权龙;王翔宇;郝惠敏;熊晓燕;武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E02F9/22 | 分类号: | E02F9/22 |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雷立康 |
| 地址: | 030024 ***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装载 机电 独立 转向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转向控制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载机电驱独立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装载机是一种应用非常广泛的工程机械。它主要应用于装载和铲装散装物料,及轻度铲挖施工矿物等。装载机在整机作业时需要在频繁的负载或空载状态下整机转向。目前装载机普遍使用定量泵转向系统,该系统不论转向的大小与快慢都供给相同的压力,从而产生较大的能量损耗。由于装载机载荷变化频繁,且变化范围大,故而存在油耗高、排放大等问题。如何减少能耗是装载机研究的一个方向。
专利“液压油路,液压转向系统和装载机”(CN203270662U)提出了一种装载机液压转向系统。该液压转向系统在转向器接收到转向信号后,通过优先阀将由液压泵提供的液压油传递到转向系统中;如果转向器没有收到转向信号,液压泵提供的液压油将通过优先阀传递到液压工作系统中。这种控制方式将液压转向系统与液压工作系统串接在一起共用油箱、泵等液压元件,降低了成本,并且在使用过程无论负荷大小和转向快慢,优先阀都优先向转向器分配液压油,转向完成后剩余的流量再分配给液压工作系统,从而降低了装载机的功率损失,提高了工作效率。但是该系统无论负荷大小和转向快慢都提供给转向系统相同的压力,剩余的流量在供给液压工作系统时难以控制,系统仍存在不少的液压损失。
因此,需要一种供油量随着转向大小与快慢而改变的液压油供给系统,使定量泵提供的定量压力能够随实际转向需要而变化,达到节能高效的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将原装载机转向系统提供定量压力的方式变为随转向所需而提供变化的压力,需要多少压力就供给多少,从而减少装载机转向系统能耗、提高液压系统效率。
装载机电驱独立转向系统,包括由转向器(1)、方向盘(2)、单向阀(3)、安全阀(4)、转向液压缸(5)和油箱(6)构成的转向执行机构和由油箱(6)、液压泵(7)、电动机(8)、安全阀(9)和优先阀(10)构成的动力单元,它还包括电液流量控制单元和B电磁换向阀(18),所述电液流量控制单元包括A单向阀(11)、B单向阀(12)、C单向阀(13)、C电磁换向阀(14)、电液流量控制单元的液压泵(15)、电液流量控制单元的电动机(16)、A电磁换向阀(17)、蓄能器(19)、压力传感器(20)、电机驱动器(21)、角度传感器(22)、控制单元(23)和A安全阀(24),电液流量控制单元的液压泵(15)与电液流量控制单元的电动机(16)联接并由电液流量控制单元的电动机(16)驱动,电液流量控制单元的液压泵(15)进油口通过A单向阀(11)与油箱(6)连接,电液流量控制单元的液压泵(15)的出油口与转向器(1)的P口连接,安全阀(9)通过C单向阀(13)与电液流量控制单元的液压泵(15)的出油口连接,蓄能器(19)通过C电磁换向阀(14)与电液流量控制单元的液压泵(15)的出油口连接,同时蓄能器(19)通过A电磁换向阀(17)与电液流量控制单元的液压泵(15)的进油口连接,A安全阀(24)与蓄能器(19)和油箱(6)连接,角度传感器(22)安装在方向盘(2)上,压力传感器(20)安装在蓄能器(19)的进出油通路上,控制单元(23)与A电磁换向阀(17)、B电磁换向阀(18)、C电磁换向阀(14)、压力传感器(20)、电机驱动器(21)和角度传感器(22)相连接,电机驱动器(21)与电液流量控制单元的电动机(16)连接,B电磁换向阀(18)的进出油口分别与优先阀(10)的CF口和转向器(1)的P口连接;B单向阀(12)的进油口与液压泵(7)的出油口连接,B单向阀(12)的出油口与安全阀(9)的进油口连接。
由于本发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将原装载机转向系统定量压力的方式变为随转向所需而提供变化的压力,需要多少压力就供给多少,从而减少装载机转向系统能耗、提高液压系统效率。解决了原装载机转向系统存在的油耗高、排放大和液压损失大的技术问题。与背景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减少装载机转向系统能耗和提高液压系统效率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装载机转向系统原液压系统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903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活储水箱的无污染进排气装置
- 下一篇:一种高效桥墩沉井吸泥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