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尾菜及发酵生物肥料的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78951.9 申请日: 2015-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5254421B 公开(公告)日: 2018-11-06
发明(设计)人: 王宝民;张恩辰;张锦绣;孙荣高 申请(专利权)人: 甘肃明德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C05G3/00 分类号: C05G3/00;C05G3/04
代理公司: 甘肃省知识产权事务中心 62100 代理人: 张景玲
地址: 730000 甘肃省兰*** 国省代码: 甘肃;6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利用 生物技术 处理 发酵 生物肥料 方法
【说明书】:

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尾菜及发酵生物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尾菜倒入处理池中,尾菜每铺15‑25cm厚,撒入复合分解剂,如此反复添加尾菜和复合分解剂到处理池高度的三分之二处,加水直至填满处理池,用防水布盖住处理池;尾菜经过复合分解剂分解处理7‑10天后在处理池中加入畜禽粪便、风化煤、硫酸铵和复合菌剂,搅拌均匀,使其自沤,每隔3天搅拌一次,经过15‑20天生物发酵腐熟后,沤肥结束;发酵结束后,搅拌均匀并用吸粪车抽出处理池中的固液混合物作为生物肥料施肥。本发明原料易得,可就地就近大规模无害化处理尾菜,工艺简单、不需要耗能,无三废产生。既保护了生态环境,也变废为宝,制备出的生物肥料可直接还田。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尾菜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尾菜及发酵生物肥料的方法。

背景技术

成熟的新鲜蔬菜在采割时都会去掉一些不可食用的部分,比如菜根、菜帮、外层不完整的叶子,在运输过程中也会造成一些蔬菜的损伤,这时又要去掉腐烂或表象不好的叶子。在上架前还要进行一些简单的处理,在整个过程中都会产生大量的残枝烂叶,从而形成蔬菜垃圾。这些残叶即尾菜,俗称为烂菜叶子。现在很多城市都会受到尾菜的影响,平均一棵白菜就要废弃一斤左右的菜叶、根,大概一亩地就会产出数吨垃圾尾菜。甘肃省是高原夏菜的主产区,年均销售高原夏菜450万吨,同时大约有125万吨的废弃尾菜产生。

由于缺乏有效的处理方法,这些尾菜大量堆积于田间地头、乡村道路旁、沟渠内,腐烂变质、占用土地、污染环境、传染蔬菜疾病,成为“一大公害”。尾菜已经成了农业现代化过程中最为棘手的问题,在全国都具有普遍性。目前,关于蔬菜废弃物利用的研究报道较多,主要集中在沼气发酵、田间堆肥、饲料加工等方面,但这些方法也存在很多不足。

沼气发酵采用的湿度在50-65%,而尾菜中水分含量达到90%,有机物含量有限,用尾菜发酵产生这种沼气水分太大,产气量太低,收益甚微;堆肥发酵时,尾菜含水量大,微生物发酵升温慢,碳氮比太高,堆肥臭味大,分解不彻底,产生NH3、H2S等有害气体,另外尾菜成分属高碱性,堆肥制备的肥料碱性偏高,若直接施回土壤,不仅对土壤造成污染,还对地下水源造成了严重的污染;饲料加工即尾菜通过清洗、打浆、压榨、脱水,再经过干燥做成饲料。这种处理办法即浪费了水资源,又流失尾菜的营养元素。尾菜中许多营养元素如维生素、糖分和矿物质都在菜液中,通过压滤就将营养成分流失,所制备的饲料也只剩下纤维素和少量非水溶性矿物质。同时在清洗尾菜时又需大量的水,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而且加工成饲料的尾菜依然残留着大量农药、亚硝酸盐等,从食品安全的角度说,这些饲料不能用于喂养禽畜。

另外,目前农民施肥、喷洒农药盲目,为了确保防治效果,见虫就打,往往有意识地增加用药次数,存在打太平药、保险药、滥用药的现象。一些不法药贩子在兜售农药时,捆绑开大处方,误导农民乱配用农药。还有一些农民治虫防病心切,对农技、植保部门指导的用药品种、用量总是不放心,不按照标签标示剂量使用,施药时总要任意增加品种和用量。这样就导致大量农药残留在菜叶,尤其是尾菜上,要将尾菜循环利用,首先要解决高浓度农药残留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操作方便、高效环保、无三废产生的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尾菜及发酵生物肥料的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利用生物技术处理尾菜及发酵生物肥料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尾菜倒入处理池中,尾菜每铺15-25cm厚,撒入复合分解剂,如此反复添加尾菜和复合分解剂到处理池高度的三分之二处,加水直至填满处理池,用防水布盖住处理池;

B、尾菜经过复合分解剂分解处理7-10天后在处理池中加入畜禽粪便、风化煤、硫酸铵和复合菌剂,搅拌均匀,使其自沤,每隔3天搅拌一次,经过15-20天生物发酵腐熟后,沤肥结束;

C、发酵结束后,搅拌均匀并用吸粪车抽出处理池中的固液混合物作为生物肥料施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甘肃明德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甘肃明德伟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895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