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铲下辊道的加工工艺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77957.4 申请日: 2015-10-20
公开(公告)号: CN105171358A 公开(公告)日: 2015-12-23
发明(设计)人: 朱乾皓;赵伟;万明珍;唐丽萍;刘晔 申请(专利权)人: 张家港中环海陆特锻股份有限公司;中设集团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
主分类号: B23P15/00 分类号: B23P15/00
代理公司: 南京苏科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102 代理人: 陶升;黄春松
地址: 215624 江苏***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电铲 下辊道 加工 工艺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矿山机械领域,具体涉及电铲下辊道的加工工艺。

背景技术

电铲下辊道是电铲中的重要承压部件,所以对它的拉伸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收缩率、冲击功、硬度都有很高的要求;具有高强度和高硬度的高碳钢是制造电铲下辊道的优选材料,但是由于高碳钢的导热性能和塑性都比较差,所以在锻造时高碳钢易开裂,导致很难用高碳钢来制作电铲下辊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提供一种能使用高碳钢来加工得到优良机械性能的电铲下辊道的加工工艺。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电铲下辊道的加工工艺,其工艺步骤如下:下料→加热→倒棱滚圆→一次墩粗→二次墩粗→冲孔→扩孔→抛锻→碾环→粗车去氧化皮→热处理→精车加工,其特点是:

①在下料工序中选用的材料为:1080号钢,其化学成分要求如下:C:0.75~0.88%、Si:0.15~0.35%、Mn:0.60~0.90%、P:≤0.015%、S:≤0.010%、Cr:≤0.25%、Mo:≤0.10%、Ni:0.20~0.30%、Cu:≤0.2%、V:0.04~0.08%、Al:0.015~0.035%、Ti:≤0.020%、Sn:≤0.020%、Pb:≤0.005%、N:≤0.01%、H:≤1.8ppm、O:≤20ppm;

②加热工序步骤如下:把下料所得钢坯平放于加热炉中,并且在钢坯的四周围有一圈低温合金钢,钢坯装炉时炉内温度≤400℃,装炉完成后保温2~3h;然后加热炉的烧嘴对着低温合金钢进行加热,使得炉内温度以≤100℃/h的速率升温至850℃±20℃后保温2~3h,然后继续加热使得炉内温度以≤100℃/h的速率升温至1180℃±20℃后保温4~5h;

③抛锻时每次的下压量不超过50mm,抛锻结束时要保证芯棒与锻件的内孔完全接触;

④热处理工序步骤如下:(1)锻件进行锻造后退火,锻造后退火步骤如下:首先将锻件放入炉内温度为700±20℃的加热炉中保温1~2h,然后炉冷至室温25~50℃;(2)进行正火,正火步骤如下:首先加热炉以≤100℃/h的速率升温至870℃±20℃并至少保温1.5h+Ah,A=选取锻件的壁厚和高度中较小者(单位为毫米)×2.5÷60,然后开炉门使锻件空冷至室温25~50℃;(3)进行退火,退火步骤如下:首先加热炉以≤100℃/h的速率升温至815℃±20℃并至少保温1.5h+Bh,B=选取锻件的壁厚和高度中较小者(单位为毫米)×1.5÷60,然后加热炉以≤28℃/h的速率降温至650℃±20℃并至少保温Ch,C=选取锻件的壁厚和高度中较小者(单位为毫米)×2.5÷60,最后开炉门使锻件空冷至室温25~50℃;(4)锻件由两个能覆盖住锻件的环形垫块夹持着组成一个整体处理件,然后对整体处理件进行淬火,淬火步骤如下:首先把整体处理件放置于加热炉中,然后加热炉以≤100℃/h的速率升温至820℃±20℃并至少保温1.5h+Dh,D=选取锻件的壁厚和高度中较小者(单位为毫米)×2.5÷60,然后将整体处理件放入40~50℃的介质液中使锻件冷却至300℃±10℃,再将整体处理件从介质液中拿出使锻件返温至380℃±10℃,然后再将整体处理件放入40~50℃的介质液中使锻件冷却至200℃±10℃,最后将整体处理件从介质液中拿出空冷使锻件冷却至100℃±10℃;(5)对整体处理件进行第一次回火、第二次回火,第一次回火步骤如下:首先把整体处理件放入加热炉中,然后加热炉以≤100℃/h的速率升温至520℃±20℃并至少保温2h+Eh,E=D×1.5,再将整体处理件放入40~50℃的介质液中使锻件冷却至200℃±20℃;第二次回火步骤如下:把整体处理件放入加热炉中,然后加热炉以≤100℃/h的速率升温至500℃±20℃并至少保温2h+Eh,最后开炉门使锻件空冷至室温25~50℃。

进一步的,前述的电铲下辊道的加工工艺,其中:介质液由水溶性淬火液和水组成,其中水溶性淬火液占介质液重量的10%~15%。

进一步的,前述的电铲下辊道的加工工艺,其中:低温合金钢为42CrMo钢。

进一步的,前述的电铲下辊道的加工工艺,其中:在加热工序中,低温合金钢与钢坯之间的间隙为120~180mm,优选为150mm。

本发明的优点为:该电铲下辊道的加工工艺能使用高碳钢来加工得到优良机械性能的电铲下辊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碾环后所得锻件的结构示意图。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家港中环海陆特锻股份有限公司;中设集团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张家港中环海陆特锻股份有限公司;中设集团装备制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795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