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平面运动型混合驱动并联机器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77950.2 | 申请日: | 2015-10-2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0197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04 | 
| 发明(设计)人: | 张彦斐;宫金良;陈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平面 运动型 混合 驱动 并联 机器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平面运动型混合驱动并联机器人,包括固定平台、运动工作台和三条支链,其特征在于:第一条支链包括第一主动伸缩杆和圆盘滑块,第一主动伸缩杆的一端通过从动转动副与运动工作台连接,另一端和圆盘滑块的一面固接,圆盘滑块与固定平台共同组成平面运动副,第二条支链包含一个第二主动伸缩杆,第二主动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球铰与运动工作台和固定平台连接,第三条支链包括第一从动伸缩杆和第二从动伸缩杆,第一从动伸缩杆的一端通过主动转动副与固定平台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从动伸缩杆的一端连接,第二从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运动工作台固接。本发明能够实现转动自由度和一个移动自由度的解耦控制,利于提高机器人控制的实时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平面运动型混合驱动并联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与传统的串联机器人相比,并联机器人具有结构刚度大,承载力高,惯性小,响应速度快,精度高等诸多优点,在机械制造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以其自身的特点和应用潜力吸引了国内外学者进行研究,天津大学的田延岭等人研制了一种大行程两平动一转动精密定位平台,由基座和设置在其内部的动平台组成,具有结构简单紧凑,输出位移较大,轴向刚度高等特点,可作为纳米微操作系统的辅助定位平台,具有微量进给和精密定位功能。北京工业大学的丁华锋等人研制了一种两转一移的三自由度非对称并联机器人机构,该机构包括动平台、机架以及连接的三个分支。燕山大学的曾达幸等人研制了一种两移动一转动解耦并联机器人机构,包括定平台、动平台以及连接它们的三个分支,结构完全相同的两个分支均由一个圆柱副和两个转动副以及连接他们的两个连杆组成,另一分支由四个转动副和连接它们的三个连杆组成。
上述研究成果中涉及到不同类型的并联机器人,但仍有许多少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有待开发,其中具有两平动一转动的并联机器人类型仍比较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两个移动自由度和一个转动自由度,并且转动轴线与移动平面垂直的并联机器人。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平面运动型混合驱动并联机器人,包括固定平台、运动工作台和连接于固定平台与运动工作台之间的三条支链,其特征在于:固定平台具有三个相互正交的平面,其中一个平面含有矩形中空结构,第一条支链包括第一主动伸缩杆和圆盘滑块,第一主动伸缩杆的一端通过从动转动副与运动工作台连接,另一端和圆盘滑块的一面固接,圆盘滑块通过镶嵌在边缘的滚珠可动的嵌入到固定平台的矩形中空结构里面,与固定平台共同组成平面运动副,平面运动副对应的运动平面的法线与第一主动伸缩杆的中心轴线平行,从动转动副的转动轴线与第一主动伸缩杆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二条支链包含一个第二主动伸缩杆,第二主动伸缩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球铰与运动工作台和固定平台连接,第三条支链包括第一从动伸缩杆和第二从动伸缩杆,第一从动伸缩杆的一端通过主动转动副与固定平台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从动伸缩杆的一端连接,第二从动伸缩杆的另一端与运动工作台固接,主动转动副与从动转动副的转动轴线互相平行,第一从动伸缩杆和第二从动伸缩杆的中心轴线均垂直于主动转动副的转动轴线,且两者的夹角不为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其优点为:(1)机器人运动支链短,结构简单,便于实现高刚度和高精度要求;(2)采用两个主动伸缩杆和一个主动转动副作为驱动关节,能够实现运动工作台转动自由度的解耦控制,同时两个移动自由度中也有一个具有解耦的运动特性,有利于提高运动的实时性要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二主动伸缩杆 2、运动工作台 3、从动转动副 4、第一主动伸缩杆 5、固定平台 5.1、后平面 5.2、左平面 5.3、下平面 6、滚珠 7、圆盘滑块 8、球铰 9、第二从动伸缩杆 10、第一从动伸缩杆 11、主动转动副。
具体实施方式
固定平台(5)具有三个相互正交的平面,其中一个平面含有矩形中空结构,第一条支链包括第一主动伸缩杆(4)和圆盘滑块(7),第一主动伸缩杆(4)的一端通过从动转动副(3)与运动工作台(2)连接,另一端和圆盘滑块(7)的一面固接,圆盘滑块(7)通过镶嵌在边缘的滚珠(6)可动的嵌入到固定平台(5)的矩形中空结构里面,与固定平台(5)共同组成平面运动副,平面运动副对应的运动平面的法线与第一主动伸缩杆(4)的中心轴线平行,从动转动副(3)的转动轴线与第一主动伸缩杆(4)的中心轴线垂直,第二条支链包含一个第二主动伸缩杆(1),第二主动伸缩杆(1)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球铰(8)与运动工作台(2)和固定平台(5)连接,第三条支链包括第一从动伸缩杆(10)和第二从动伸缩杆(9),第一从动伸缩杆(10)的一端通过主动转动副(11)与固定平台(5)连接,另一端与第二从动伸缩杆(9)的一端连接,第二从动伸缩杆(9)的另一端与运动工作台(2)固接,主动转动副(11)与从动转动副(3)的转动轴线互相平行,第一从动伸缩杆(10)和第二从动伸缩杆(9)的中心轴线均垂直于主动转动副(11)的转动轴线,且两者的夹角不为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795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触手机器人
- 下一篇:基于气动肌肉的六自由度仿生机械手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