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化学电池电极、含有该电极的电化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76246.5 | 申请日: | 2015-10-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221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1-01 |
| 发明(设计)人: | 杨玉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4/64 | 分类号: | H01M4/64;H01M4/36;H01M4/62;H01M4/139 |
| 代理公司: | 广东莞信律师事务所 44332 | 代理人: | 吴炳贤 |
| 地址: | 523000 广东省东莞市松山湖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石墨烯 缓冲层 集流体 电化学电池 活性物质层 导电剂 制备 电化学电池电极 非活性物质 夹角为 粘接剂 电极 极片 排布 片层 组份 平行 电池 | ||
本发明属于石墨烯制备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化学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与所述活性物质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336nm~4μm;所述缓冲层含有粘接剂和导电剂,所述导电剂包括石墨烯,所述石墨烯的片层平面与所述集流体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且θ<45°的石墨烯的质量占石墨烯总量的比例大于或等于50%。此时,石墨烯倾向于平行于集流体排布,其所占的厚度更小,因此非活性物质组份的缓冲层厚度更小,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化学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化学电池电极、含有该电极的电化学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进入21世纪以后,各种电子器件产品如手机、笔记本、可穿戴设备等层出不穷,极大的丰富了广大用户的生活;同时,电动汽车及各类储能电站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萌芽、发展、壮大。以上高科技产品,具有一个共同特征:需要高性能、低成本的电池充当储能部件。
现有的电池主要有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两大类;所谓一次电池,即无法反复充电的电池,主要包括碳锌电池、碱性电池、糊式锌锰电池、纸板锌锰电池、碱性锌锰电池、扣式电池(扣式锌银电池、扣式锂锰电池、扣式锌锰电池)、锌空气电池、一次锂锰电池等、水银电池;所谓二次电池,即可充电电池,主要包括二次碱性锌锰电池、镍镉充电电池、镍氢充电电池、锂充电电池、铅酸电池、太阳能电池。铅酸蓄电池可分为:开口式铅酸蓄电池、全密闭铅酸蓄电池。而从外包装角度分析,现有电池主要分为软包装电池及硬壳包装电池,由于软包装电池包装膜本身厚度小,可塑性大,被广泛的运用于各类高档一次电池和二次电池中。
然而随着生活品味的提高,人们对移动用电器提出了更高的体验需求:更轻、更薄、更小、更持久、更安全便是这些体验具有代表性的几个方面,而更安全、更持久又是其中最重要的体验之一,这就对储电器(电池)提出了更高的安全及能量密度需求;使用阻抗更低的电极片、能量密度更高的电极材料是解决电芯安全性能、提高电芯能量密度的有效方法。
对于现有电极材料而言,往往是能量密度越高,其充放电体积膨胀率越大,因此充放电过程中导致成品电芯电极涂层脱落的概率越高,从而导致电池循环性能变差。同时,为了使得电池整体的能力密度高,电池中非活性物质组份所占比例、厚度就必须压缩到最低;而石墨烯(Graphene)片层材料厚度方向是现有材料中最薄的。
有鉴于此,确有必要开发一种新的电化学电池电极,其不仅电阻率低、能够改善电池的循环性能,还具有尽量薄的非活性物质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的一种电化学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与所述活性物质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336nm~4μm;所述缓冲层含有粘接剂和导电剂,所述导电剂包括石墨烯,所述石墨烯的片层平面与所述集流体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且θ<45°的石墨烯的质量占石墨烯总量的比例大于或等于50%。此时,石墨烯倾向于平行于集流体排布,其所占的厚度更小,因此非活性物质组份的缓冲层厚度更小,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化学电池极片,包括集流体和活性物质层,所述集流体与所述活性物质层之间设置有缓冲层,所述缓冲层的厚度为0.336nm~4μm;所述缓冲层含有粘接剂和导电剂,所述导电剂包括石墨烯,所述石墨烯的片层平面与所述集流体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θ,且θ<45°的石墨烯的质量占石墨烯总量的比例大于或等于50%。θ<45°即是石墨烯片层倾向于平行于集流体排布;而“θ<45°的石墨烯的质量占石墨烯总量的比例大于或等于50%”即是多数石墨烯均倾向于平行于集流体排布;由于石墨烯在各个维度上,厚度维度最小,当其平行于集流体排布是,该缓冲层厚度更低,因此非活性物质组份的缓冲层厚度更小,电池具有更高的能量密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东烛光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62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半导体装置
- 下一篇:反馈电路、DC/DC转换器、同步整流控制器及其模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