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掺杂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6059.7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45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发明(设计)人: | 李为立;朱正宝;杨刚;沈文军;王军;黄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10/0565 | 分类号: | H01M10/0565;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楼高潮 |
地址: | 21200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制备 复合 聚合物 电解质 薄膜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聚合物锂离子电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更具体是涉及一种掺杂制备复合凝胶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短缺以及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大力开发绿色能源尤其是开发以混合动力汽车和纯电动汽车为代表的高能、低碳和环保汽车是能源、经济和环境发展的必然要求。锂离子电池是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商业化绿色高能环保电池,与传统的二次电池如铅酸电池、镍氢电池、镍镉电池等相比,具有工作电压高、比能量大、循环寿命长、可快速充电和无环境污染等诸多优点,现已广泛应用于手机、笔记本电脑等电子产品中。
目前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技术核心是采用聚合物基质作为电极与电解质的骨架结构,液态电解质分子固定在其中,从而电极和电解质内部具有高的离子导电性,而聚合物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技术是在于如何制备性能优越的聚合物电解质。
将离子复合物掺杂聚合物电解质,制备新型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薄膜是产品发展的新趋势。但采用何种掺杂物质,采用何种工艺有效掺杂,这对制备得到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的性能影响很大。按照传统手段,优越的体系的力学性能与电化学性能一般不能同时实现,故此,需要开发新型的离子复合物并通过特殊手段掺杂,使得离子复合物有效掺杂聚合物电解质体系,以同时得到具有优良力学及电化学性能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改进传统离子复合物掺杂聚合物电解质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掺杂制备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首先用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并将得到的氧化石墨烯酰氯化,同时合成聚丙烯酸硼酸酯,将合成后的聚丙烯酸硼酸酯与酰氯化后的氧化石墨烯按质量比100∶1~20∶1分散于N,N-二甲基甲酰胺中,混合物浓度控制在0.1~5g/ml,超声半小时后,于70℃反应6~10小时,然后加入草酸和氢氧化锂,使其锂离子化,草酸和氢氧化锂与聚丙烯酸硼酸酯的相对摩尔比为0.9∶0.9∶2,体系加热至60~80℃,继续反应6~12小时,即得到聚丙烯酸草酸硼酸酯锂接枝氧化石墨烯的分散液,将分散液以10000~20000转/分高速离心,再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最后在真空下,80℃~100℃烘烤12~24小时,得到聚丙烯酸草酸硼酸酯锂接枝氧化石墨烯;
步骤2、在N,N-二甲基甲酰胺与丙三醇按体积比10∶1~6∶1组成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步骤1得到的聚丙烯酸草酸硼酸酯锂接枝氧化石墨烯,室温超声分散2~3小时后,按聚丙烯酸草酸硼酸酯锂接枝氧化石墨烯相对于聚偏氟乙烯的质量比范围为0.5~5%wt加入分子量范围为1×105~10×105的聚偏氟乙烯,室温搅拌5~12小时使之均匀混合,得到总质量浓度范围为0.05~0.15g/ml的混合溶液,再将混合溶液真空脱气泡后,用刮刀平整涂刮于玻璃板上,然后放在真空烘箱中以80℃~100℃循环抽真空干燥24~48小时,利用热致相分离法制备多孔形貌的掺杂接枝氧化石墨烯的复合聚合物薄膜;
步骤3、将步骤2得到干燥的复合聚合物薄膜放在手套箱中浸泡组成为1M六氟合磷酸锂的碳酸酯电解质0.5~1小时,这里的六氟合磷酸锂的碳酸酯电解质其由六氟合磷酸锂掺入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和乙烯碳酸酯所组成的混合溶液,其混合质量比为碳酸二甲酯∶碳酸甲乙酯∶乙烯碳酸酯=1∶1∶1组成,得到厚度在40~70um且有机液体电解质相对整体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薄膜的质量百分比例为40~59%wt的复合聚合物电解质薄膜。
上述所述的Hummers法制备氧化石墨烯的方法步骤是:
步骤1、将石墨粉、高锰酸钾与硝酸钠按质量比1∶5∶1置于反应釜胆中,然后加入浓硫酸,配制0.10g/ml~0.15g/ml的溶液,封闭反应釜;
步骤2、将反应釜在-5℃~0℃的低温环境放置3小时~5小时后取出,置于烘箱中,100℃~120℃烘烤3~5小时;
步骤3、取出反应釜,冷却后转移到烧杯,倒入去离子水并加入过氧化氢以及盐酸,使得体系的pH值为2,洗涤离心3次,再在室温下真空干燥24~48小时,即得到氧化石墨烯。
上述所述的酰氯化氧化石墨烯的方法步骤如下:
将氧化石墨烯加入到氯化亚砜与N,N-二甲基甲酰胺按体积比1∶4组成的混合溶液中,配制0.01g/ml的氧化石墨烯溶液,经超声分散均匀后,在氮气保护下60~80℃反应20~30小时,用四氢呋喃洗涤离心,常压下80~100℃烘干8~12小时,得到酰氯化的氧化石墨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科技大学,未经江苏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605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防起火型电动汽车动力电池
- 下一篇:盲人挂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