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防治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中药及多功能搅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71269.7 | 申请日: | 2015-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06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俊英 |
| 主分类号: | A61K36/88 | 分类号: | A61K36/88;B01F7/16;A61P9/14;A61K31/045;A61K33/10;A61K35/32;A61K35/36;A61K35/55;A61K35/61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71099 山东省泰安市泰***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防治 化疗 药物 外渗 损伤 中药 多功能 搅拌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及制备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防治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中药及多功能搅拌装置。
背景技术
恶性肿瘤居全球人类主要死因的第3位,抗肿瘤药物的化学治疗(简称化疗)已成为继手术治疗和放射治疗之后恶性肿瘤综合治疗的三大主要手段之一,临床应用日益普及,现已成为肿瘤综合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并逐渐从姑息性治疗手段向根治性治疗手段过渡。静脉给药为其中最常用的给药方式,给药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化疗性静脉炎,所谓化疗性静脉炎是由于抗癌药物对血管的直接刺激而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反应,是静脉注射抗癌药物极为常见的毒性反应。
静脉炎发生的诱因及机制有以下几点:局部血管的舒缩状态、营养状态欠佳;化疗药物刺激局部血管发生痉挛,致血管壁缺血、缺氧,通透性增加;肿瘤患者免疫力低下,局部易继发感染,炎症细胞聚集,炎症介质释放,造成血管通透性增高,周周围组织水肿。中医认为,静脉炎的发生机制在于气滞血瘀,毒结凝滞于血脉,致使局部脉络气血运行不畅。治疗当以清湿热、化瘀血、散结脉为主。
对于化疗性静脉炎的预防与治疗,目前国内外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1)以局部用药封闭治疗为主,可以局部注射利多卡因等封闭治疗。对化疗药物外渗,在局部抽吸后可以皮下注射相应的解毒药物,如氮芥/硫代硫酸钠;阿霉素/碳酸氢钠;长春新碱/碳酸氢钠;丝裂霉素/维生素C等;
(2)局部药物外敷,具有操作简便、无痛苦等优点。目前临床上采用的药物繁多,如硫酸镁、利多卡因、地塞米松、维生素Bl2、喜疗妥、乙醇、硝酸甘油等,但采取的治疗方法机理尚不明了,缺乏足够的实验依据,临床研究缺乏科学设计和对照,从而导致临床治疗、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甚至某些治疗方法还可给病人造成新的损伤及痛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中药及多功能搅拌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治疗方法机理不明了,临床治疗、护理措施缺乏针对性,甚至某些治疗方法还可给病人造成新的损伤及痛苦的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该用于防治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中药由以下重量配比的药材组成:
阿胶25-35份、人参25-35份、冰片5-15份、肉桂25-35份、川芎25-35份、熟地黄12-18份、茯苓30-50份、延胡索10-50份、白术20-40份、黄芪20-40份、当归20-40份、白芍20-40份、灵芝20-30份、肉苁蓉40-50份、阿魏5-30份、鹿茸50-60份、麝香10-20份、钟乳石10-20份、巴戟天20-30份、附子20-30份、海参20-30份、甘草20-40份、鹿角胶100-200份、黄酒300-500份、蒲黄10-20份、侧柏碳10-30份、大黄10-50份、七叶一枝花10-20份。
本发明还采取如下技术措施:
制备用于防治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中药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称取所述重量份的鹿角胶加入到所述重量份的黄酒中熬开,冷却至室温,得胶液;
步骤二、将延胡索、蒲黄、侧柏碳、大黄、冰片、七叶一枝花和阿魏粉碎后得到各中药材的粉末,烘干处理;
步骤三、称取所述重量份的阿胶、人参、肉桂、川芎、熟地黄、茯苓、白术、黄芪、当归、白芍、灵芝、肉苁蓉、鹿茸、麝香、钟乳石、巴戟天、附子、海参、甘草、混合均匀,粉碎成药粉;
步骤四、将上述药粉加入到上述胶液中,混合均匀,分为10克/份,团制成丸,即得。
所述的阿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使用烤箱将杏仁、核桃、芝麻这些辅料烤熟,并将阿胶敲碎打成粉末;
步骤二、将黄酒与阿胶粉末以1:1的比例倒入熬胶锅中;
步骤三、通过控制面板上的按键来选择熬制类型;
步骤四、启动熬制;
步骤五、根据提示音单元给出的提示音,放入对应的辅料;
步骤六、熬制完成后,该装置的转轴停止转动。
所述的冰片的加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艾纳香送入压榨机,榨出10-25%左右的艾油和水后进行干燥、破碎得干艾纳香粉;
步骤二、将干艾纳香粉送入专用升华罐,加热至200-250℃升华分离,升华后冰片以气相形态进入结晶罐,在130-190℃的环境下结晶,反复升华,结晶多次直至天然冰片的纯度达到要求。
所述的川芎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选取新鲜的川芎,去除掉叶子,将川芎清洗干净,并去除掉表面上的各种杂质,然后用刀切成薄片,每片的厚度为3毫米;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俊英,未经王俊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126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