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超高热传导散热器及其制作方式和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70554.7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06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廖建发;廖俊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倍瑞光电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8D15/02 | 分类号: | F28D15/02;C09K5/04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周雅卿 |
地址: | 215300 江苏省苏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超高 热传导 散热器 及其 制作 方式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传导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够满足大功率散热需求的散热器及其制造方式和应用。
背景技术
市面上常见的散热器种类有:纯铝散热器、纯铜散热器、铜铝散热器、陶瓷散热器以及热管散热器,其优缺点如下叙述:
一、优点:
1、纯铝散热器:其制作工艺简单,采用铝挤压技术,是最早期最为常见的散热器。
2、纯铜散热器:铜的热传导系数是铝的1.69倍,能够更快地将热量从热源中带走。
3、铜铝散热器:结合铜和铝各自优点,成为市场上高端散热器主流。
4、陶瓷散热器:导热系数220W/M·K优于纯铝202W/M·K,且抗氧化、耐腐蚀。
5、热管散热器:其导热系数优于纯铜。
二、缺点:
1、纯铝散热器:体积大、重量重,非常浪费材料。
2、纯铜散热器:成本高,加工难,且铜的熔点比铝高很多,不利于挤压成形等问题。
3、铜铝散热器:铜和铝之间的亲和力较差,如果接合处理不好,便会产生较大的介面热阻(即两种金属之间由于不充分接触而产生的热阻)。
4、陶瓷散热器:陶瓷导热系数220W/M·K劣于铜383.8W/M·K。
5、热管散热器:典型的热管由管壳、吸液芯(毛细多孔材料)和端盖组成,做散热器工艺复杂,成本高,热管中所使用的传热介质往往会造成管壳材料的腐蚀、溶解。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高热传导散热器,以满足市场对散热器的需求;本发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所述超高热传导散热器的制作方法,以及提出了液态导热介质技术开发、瞬间高温热熔焊技术和排气法在所述超高热传导散热器的应用。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超高热传导散热器,包括散热器主体以及容置于散热器主体内的导热介质,所述散热器主体具有至少一吸热面和至少一散热面,且所述散热器主体内设置有一密封腔,所述导热介质容置于所述密封腔内,所述密封腔为真空状态,所述密封腔内且所述吸热面的背面设有蒸发面,所述导热介质于所述蒸发面受热并且于所述散热面散热。
进一步地说,所述蒸发面上具有若干蒸发凸起,以增加蒸发面积。
进一步地说,所述散热面上具有若干散热片,以增加散热面积,从而提高热交换效率。
进一步地说,所述散热器主体及散热片采用铝合金材质,较佳是采用6系铝合金或7系铝合金。
进一步地说,所述导热介质为液态导热介质,并且所述液态导热介质在30℃及以上气化成热传导媒介。
更进一步地说,所述液态导热介质由二甲基甲酮和降解液组成,以液态导热介质的总质量百分比计,所述二甲基甲酮含量为50%-90%,所述降解液含量为10-50%,其中,所述降解液由乙醇、去离子水、丙二酸、三乙醇胺、防蚀阻垢剂和染色剂组成,以降解液的总质量百分比计,其含量如下:
乙醇:20%-35%;
去离子水:64%-79%;
丙二酸:0.02%;
三乙醇胺0.2%;
防蚀阻垢剂:0.1%-1%;
染色剂:0.1%。
进一步地说,以超高热传导散热器的总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散热器主体占80%-90%,所述导热介质占1%-20%。
进一步地说,所述散热器主体具有底面、顶面和位于底面和顶面之间的侧面,所述底面的外侧为所述吸热面,所述底面的内侧为蒸发面,所述侧面和所述顶面两者至少之一为散热面。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超高热传导散热器的制作方式,包括下述步骤:
步骤一、导热介质的制备;
步骤二、散热器主体的制备;
步骤三、超高热传导散热器的制备:将所述导热介质注入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密封腔内后,利用排气法将所述散热器主体的密封腔内形成1.3×(10-1~10-4)Pa的负压。
进一步地说,步骤二中,所述散热器主体由上盖、下盖以及位于上盖和下盖之间的本体构成,并且采用瞬间高温热熔焊技术将上盖、下盖以及本体组合成一体成型的散热器主体。
进一步地说,步骤一的过程如下:
1)将乙醇、去离子水、丙二酸、三乙醇胺、防蚀阻垢剂和染色剂按比例混合后制成降解液,按降解液的总质量百分比计,所述比例为:乙醇20%-35%,去离子水64%-79%,丙二酸0.02%,三乙醇胺0.2%,防蚀阻垢剂0.1%-1%,染色剂0.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倍瑞光电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倍瑞光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7055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自动清洗功能的双螺杆榨汁机
- 下一篇:一种沙发伸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