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69742.8 | 申请日: | 2015-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227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 发明(设计)人: | 冯江华;罗英露;陈致初;李益丰;何思源;刘雄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5/20 | 分类号: | H02K5/20;H02K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张少辉;刘华联 |
| 地址: | 412001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机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电机的进出水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作为动力源的一种,被普遍应用于车辆等各种场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电机的如散热能力等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
目前,通常在电机的中部位置接设水管,以使电机通过水管与外界的水箱连接进行换热。但是,因加工工艺的限制,将水管设置在电机的中部时,水管一般成与电机大致垂直的方式布置。这样,对于如低地板轻轨车辆等某些特定的场合,电机的径向安装空间紧张,导致在安装电机的范围内不便于安装水管。
因此,如何解决在特定的场合不便于安装水管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水管安装在电机的端部,能够根据需要布置水管的延伸方向。
本发明的电机包括:设有机壳的本体,所述机壳上设有与所述本体的内部连通的第一流道;水冷机座,固定在所述本体的端部,并设有与所述第一流道连通的第二流道;以及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水冷机座上,用于连接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水管。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固定在所述水冷机座上的转接头,与所述转接头连接的转接块,以及设置在所述转接块上并用于连接水管的水管接头。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接件上与所述水管和所述第二流道连通的过渡流道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块套设在所述转接头上,并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所述水冷机座上。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块与所述转接头之间为间隙配合,其中所述转接块与所述转接头之间通过密封圈密封。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接块上设有与所述水管接头的凸起相适配的卡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管接头的头部设有朝向所述转接块倾斜的连接齿。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均沿所述本体的轴向延伸,并且所述第二流道通过设置在所述机壳上的水盒与所述第二流道连通。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水冷机座的端部设有端盖,其中所述端盖上设有避让所述连接件的避让槽。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流道和所述第二流道构造的流道包括进水流道和出水流道,其中,进水流道通过连接件与进水管连通,出水流道通过连接件与出水管连通。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电机将连接件和水管设置在本体的端部。这样,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将连接件设置成例如沿本体的轴向延伸,从而能够减少连接件在本体的径向上的占用空间,进而便于满足电机和水管的安装要求。而且该电机的结构合理紧凑,工艺操作性好,可靠性高,在满足电机安装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机的工艺性和可靠性,并能够满足水管的不同位置及角度要求,具有较强的使用性。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基于实施例并参考附图来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的连接件的布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电机的俯视图。
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的电机包括:本体1,在本体1的外侧设有机壳11,并且机壳11上设有与本体1的内部连通的第一流道111;水冷机座2,设置在本体1的端部,并设有与第一流道111连通的第二流道21;以及连接件3,设置在水冷机座2上,用于固定与第二流道21连通的水管。在使用电机的过程中,用于对本体1的内部冷却的冷却水依次流经水管、第二流道21和第一流道111。由于连接件3设置在本体1的端部,因此可以根据使用要求将连接件3设置成例如沿本体1的轴向延伸。这样,能够减少连接件3在本体1的径向上的占用空间,从而便于满足电机和水管的安装要求。
在一个实施例中,连接件3包括固定在水冷机座2上的转接头33,与转接头33连接的转接块31,以及设置在转接块31上并用于连接水管的水管接头32。其中转接头33对转接块31起一定的固定作用。如此设置,便于通过在转接块31上加工水管接头32的安装孔来满足水管的安装要求,结构简单,加工和使用方便,省事省力,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97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