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浅色掺杂纳米导电氧化锌粉体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67708.7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356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发明(设计)人: | 何丹农;林琳;葛美英;章龙;陈超;张春明;金彩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G9/02 | 分类号: | C01G9/02;B82Y30/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方易知识产权事务所31121 | 代理人: | 唐莉莎 |
地址: | 20024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浅色 掺杂 纳米 导电 氧化 锌粉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氧化锌导电粉体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浅色掺杂纳米氧化锌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工业的迅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导电粉体作为主要以导电填料的形式应用于高分子材料、塑料、涂料、纤维等制备过程中的一种功能性填料,具有导电性、抗静电、抗电磁屏蔽等性能,已经开始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目前常用的导电性粉体主要有:金属粉体如银、镍等,非金属粉体如石墨、碳黑等,金属氧化物如氧化锌、氧化锑等,另外还有复合型粉末和碘化物如SnO2-In2O3包覆云母或无机矿物粉体、碘化铜等。碳黑和金属材料的导电性能优异,但颜色深或比重较大,不易分散;碘化铜掺杂的聚合物的化学稳定性很差;掺锑的氧化锡有很好的导电性,但是锑掺杂使得聚合物带有蓝黑色调,此外锑掺杂也产生毒性。因上述原因,这些材料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使得人们的目光逐渐转向于分散性能良好、无毒、白度高、物理化学稳定性好且生产成本低的氧化锌粉体的研究开发。
氧化锌是一种应用范围极广的半导体材料,其室温下带隙为3.37eV,激子束缚能高达60meV。掺铝/镓或稀土元素的氧化锌导电粉体,具有颜色浅、可见光透过率高、导电性好等特点。
目前,虽然导电氧化锌粉体的制备方法已有共沉淀法,超声模板法、固相法等,但这些方法都需要关键的一步-烧结,而且烧结是在高温还原气氛下进行,使得氧化锌带有灰色而没有足够的白度,高温下锻烧还会导致晶粒长大。气相法制备氧化锌导电粉成本较低,但是颗粒尺寸基本上处于微米级,不能应用于纳米功能材料领域。以上制备方法普遍工艺复杂,限制了进一步的生产应用。但在无机材料制备领域中被广泛使用、获得产物分散性能较好的湿化学法法,却从未被应用于导电氧化锌粉体的制备。
该方法最大的优势是不需要烧结,既节约成本,又提高产品白度,减少晶粒长大。本发明采用的制备方法具有设备简单、合成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物分散性好、导电性佳和对环境友好等特点,因此,具有很强的工业可行性。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浅色掺杂纳米氧化锌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
一种浅色掺杂纳米氧化锌导电粉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配置0.1mol/L的锌盐溶液;
(2)向步骤(1)形成的溶液中加入0.1-0.5wt%的铝、镓或稀土盐,形成溶液A;
(3)配置0.1mol/L的氨水、尿素或乌洛托品溶液B;
(4)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均匀,搅拌0.5-2小时;
(5)将步骤(4)得到的混合溶液转移至放入聚四氟乙烯衬里的不锈钢高压釜中,在120-200℃下水热反应6-12小时;反应结束后将沉淀产物用去离子水洗涤三次,直然后进行干燥处理,干燥温度为60-80℃,得到目标物浅色掺杂纳米氧化锌导电粉体。
步骤(1)中所述加入的锌盐为硫酸锌、硝酸锌、氯化锌、醋酸锌中的两种或多种组合。
步骤(2)中所述加入的铝源为硫酸铝、硝酸铝、氯化铝中的一种或其组合。
步骤(2)中所述加入的镓源为硝酸镓或氯化镓。
步骤(2)中所述加入的稀土元素硝酸盐为水合或非水合的硝酸铈、硝酸镧、硝酸钕、硝酸钇、硝酸钆、硝酸铕、硝酸铽、硝酸钐、硝酸铥、硝酸铒、硝酸镱中的两种或多种组合。
步骤(4)中所述的溶液A与溶液B的体积比为1:(1-4)。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
湿化学法制备掺杂氧化锌纳米导电粉体材料,方法简单,生产成本低廉,适用于批量生产。此方法不需要烧结过程,因此产品中无粗大颗粒生成,纳米颗粒而且分布均匀,也大大节约成本。制备的产品同共沉淀等其它方法相比,具有纯度高,颜色浅,粒径小且均一,分散性好、导电性佳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由实施例2制得的铝掺杂氧化锌导电粉体的SEM图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其目的仅在于更好理解本发明的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配置0.1mol/L的硝酸锌溶液100ml;
向溶液中加入0.1wt%的硫酸铝,形成溶液A;
配置0.1mol/L的氨水溶液B100ml;
将溶液A与溶液B混合均匀,搅拌0.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纳米技术及应用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77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单分散ZnO微球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利用锶渣制备高纯氯化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