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及其应用和喷施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7596.5 | 申请日: | 2015-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19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姚卫平;林邦宜;朱永胜;彭友生;盛祥文;钟国花;陈金涛;汤银来;吴传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
主分类号: | A01N43/653 | 分类号: | A01N43/653;A01N25/00;A01P3/00;A01P21/00;A01N43/40;A01N43/54;A01N43/38;A01N43/12;A01N43/22 |
代理公司: | 上海市华诚律师事务所 31210 | 代理人: | 章登亚 |
地址: | 247000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田间 农药 增效 配方 及其 应用 喷施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配方及其应用和施用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及其针对油菜增产和油菜菌核病的应用和喷施方法。本发明属于农药科学使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油菜菌核病俗称“白秆”病,是油菜生长的主要病害之一,尤其在长江中下游油菜主产种植区域发病严重,常年发病株率为15%~30%,严重的达70%以上,一般年份减产10%~60%,严重影响了油菜的产量和品质。
油菜菌核病病菌主要由上年收获时菌核遗留在土壤、病残体中越夏、越冬,成为初侵染来源。绝大多数菌核在翌年3~4月间气温上升时先萌发形成子囊盘,再萌发形成子囊孢子,子囊孢子成熟后从子囊壳里弹出,直接侵染花瓣、叶片,在条件适宜时长出菌丝,导致茎秆发病或分枝发病,叶片染病后呈不规则水浸状病斑,茎部染病初现浅褐色水渍状病斑,后发展为具轮纹状的长条斑,湿度大时表生棉絮状白色菌丝,病茎内髓部烂成空腔,易折断,内生很多黑色鼠粪状菌核。
油菜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病,茎、叶、花、角果均可受害,尤其以油菜盛花期最易感病,油菜谢花结荚期是油菜菌核病发病及显症时期,这两个时期也是防治油菜菌核病的关键时期,而此时正是早春时间,雨水较多,寒流侵袭频繁,油菜易遭受冻害,抗逆性降低,加重菌核病发病和流行。而油菜盛花期和谢花结荚期长势茂密、分枝交错,钻进密密匝匝的油菜田中用喷雾器施药极为困难,许多农户油菜因防治操作困难而放弃防治,或者在油菜初花期提前开展防治,防治效果不理想。
据发明人所知,苯甲·嘧菌酯属广谱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几乎所有的真菌具有优良的保护和治疗双重功效,生物活性高,能有效抑制病原真菌菌丝体的正常生长或直接杀灭病菌,持效期长,且效果稳定。啶酰菌胺是新型烟酰胺类杀菌剂,杀菌谱较广,对孢子的萌发有很强的抑制能力,且与其它杀菌剂无交互抗性,并且对其他药剂的抗性菌亦有效,主要用于包括油菜、葡萄、果树、蔬菜和大田作物等病害的防治。赤·吲乙·芸含有多种植物内源激素,能有效调节植物营养和激素的平衡,能明显提高油菜的抗冻、抗干旱和抗病能力,促进籽粒饱满,是油菜获得高产的秘密武器。
虽然也有农户防治油菜菌核病将多种农药制剂在田间现场桶混在一起后施用,但是田间桶混存在随意性,缺乏理论依据,容易出现以下问题:(1)某些药剂桶混后表现为药效的叠加甚至拮抗,使药效降低,导致农药过量使用;(2)某些药剂桶混后,使农药制剂原有的理化性能发生改变,与原先单一制剂相比桶混后制剂稳定性变差,容易导致药害的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及其应用和喷施方法,既有利于提高农药药效,又抓住防治关健时间和防治方法,可提高油菜抗病抗逆性,对油菜防病及增产效果显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由三种农药制剂混合而成,所述三种农药制剂的活性成分分别为苯甲·嘧菌酯、啶酰菌胺、赤·吲乙·芸;苯甲·嘧菌酯的重量占活性成分总重的40~48%,啶酰菌胺的重量占活性成分总重的40~48%,赤·吲乙·芸的重量占活性成分总重的4~20%;所述活性成分总重为苯甲·嘧菌酯、啶酰菌胺、赤·吲乙·芸三者的重量之和。
优选的,活性成分为苯甲·嘧菌酯的农药制剂剂型为悬浮剂;活性成分为啶酰菌胺的农药制剂剂型为水分散粒剂;活性成分为赤·吲乙·芸的农药制剂剂型为可湿性粉剂。采用上述剂型组合可保证桶混后制剂的稳定性,从而避免发生药害。
优选的,苯甲·嘧菌酯的重量占所述活性成分总重的40~44%,啶酰菌胺的重量占所述活性成分总重的40~44%,赤·吲乙·芸的重量占所述活性成分总重的12~20%。
优选的,苯甲·嘧菌酯的重量占所述活性成分总重的45~48%,啶酰菌胺的重量占所述活性成分总重的45~48%,赤·吲乙·芸的重量占所述活性成分总重的4~10%。
所述的一种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适于在田间现场桶混使用,用于预防和治疗油菜菌核病以及油菜增产。
上述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的喷施方法:在油菜种植时每间隔5米预留出1米宽的操作行,以便在油菜盛花盛期和谢花结荚期方便施药;第一次用药时期在油菜盛花盛期,按所述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现场桶混,采用喷雾的方式喷施在油菜植株上、中、下部和地面,使植株外表形成药剂保护层,同时也对地面的子囊壳形成具有抑制作用,减少病菌初侵染来源;第二次用药时期油菜谢花结荚期,按所述田间桶混农药增效配方现场桶混,采用喷雾的方式喷施在油菜植株上、中、下部,使植株外表形成药剂保护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未经池州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7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