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67390.2 | 申请日: | 2015-10-13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666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 发明(设计)人: | 浦逸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宁宏远篷房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8 | 分类号: | B32B27/08;B32B27/18;B32B27/40;B32B37/10;B32B41/00;B32B5/02;B32B3/14 |
| 代理公司: | 浙江永鼎律师事务所 33233 | 代理人: | 蔡鼎 |
| 地址: | 314419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箱 防水布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水布,特别是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防水布是一种新型的纺织面料,其成份由高分子防水透气材料加上布料复合面料而成,其主要功能有:防水,透湿,透气,绝缘,防风,保暖。车箱侧帘防水布主要用在集装箱上,在装运前可将其拆下,可方便搬运物资,等物资装缷完成后,将其安装在集装箱立即可形成软体车厢。
经检索,如中国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防水布料【申请号:201310337742.9;公告号:CN103358625A】。这种防水布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布基和防水涂层组成,所述的布基浸渍在防水涂层之中,所述的布基为纺粘无纺布,所述的防水涂层为PVC树脂、合成橡胶或者纳米防水防油剂,所述的纺粘无纺布为涤纶纤维和丙纶纤维混纺的纺粘无纺布,所述的涤纶纤维在纺粘无纺布中的质量百分比为40%~45%,所述的丙纶纤维在纺粘无纺布中的质量百分比为55%~60%。
该专利中公开的防水布料虽然可以作为各种需要避雨、遮阳,但又透气的物体或者场所的遮盖物,但是,该防水布料没有阻燃、抗紫外线和抗老化等特性,无法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使用单一,且没有制备方法,因此,设计出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及其制备方法是很有必要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该防水布具有实用性强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包括基布层,基布层两侧均固定有防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各组份组成:水性聚氨酯24~36份,纳米氧化钛1~4.5份,防泳移剂2~3份,氧化镁2.4~3份,氧化锌2.2~3.4份,抗氧剂0.2~0.5份,交联剂2~6份,催化剂2~7份,其余为水。
采用以上组分,防护层主要的成分为水性聚氨酯,又在其中加入了纳米氧化钛、防泳移剂、氧化镁、氧化锌、抗氧剂、交联剂和催化剂,可使其具有耐用、阻燃、防水、抗紫外线和抗老化等特性,从而可使防水布能在复杂的环境中使用,实用性强。
所述各组份的重量份如下:水性聚氨酯30份,纳米氧化钛2.8份,防泳移剂2.5份,氧化镁2.7份,氧化锌2.8份,抗氧剂0.35份,交联剂4份,催化剂4份,其余为水。
采用以上组分,可使防护层达到最佳的使用性能,组分合理。
所述基布层由涤纶丝和导电丝编织而成,抗氧剂为二苯胺,交联剂为过氧化二异丙苯,催化剂为液体催化剂。
采用以上结构,可使基本层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抗静电好等性能,使用安全性高。
所述基布层上固定有若干卡条,卡条截面为圆形,且卡条能和集装箱框架上弧形的卡环相卡接。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将卡条卡入卡环中,可快速将其固定在集装箱框架上,拆装方便、快速。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具有产品质量好的特点。
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车箱侧帘防水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a、购买上述所需的原料;b、将水性聚氨酯、纳米氧化钛、防泳移剂、氧化镁、氧化锌、抗氧剂、交联剂、催化剂和水添加到普通的搅拌机中,搅拌时间10~28min,搅拌均匀,配制成液态的涂层液;c、将涂层液倒入到刮涂机的放液槽中,并将其刮涂在基布层两表面,涂层厚度0.2~0.5mm,该涂层即为防护层;d、将刮涂后的基布层放入普通的烘干箱中,设定3个烘干段,3个烘干段的温度依次是70℃、120℃和150℃;e、将卡条缝制在基布层上,制备得车箱侧帘防水布。
采用以上制备方法,采用刮涂的方式将防护层牢牢固定在基布层上,可确保两者不易分离,也可根据使用需要改变防护层的厚度,产品质量好。
在步骤c中的所述刮涂机,包括机架,机架上固定有放液槽,放液槽中设置有导料辊,机架上还设置有相互平行的左压辊和右压辊,左压辊和右压辊之间具有供布料通过的间隙,且左压辊位于放液槽上方,机架上还设置有左刮刀和右刮刀,左刮刀位于左压辊上方,左刮刀一端能和布料一侧相接触,左刮刀另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一移动机构相连,右刮刀位于右压辊上方,右刮刀一端能和布料另一侧相接触,右刮刀另一端与一能带动其水平移动的第二移动机构相连,机架上还设置有能调控左刮刀和右刮刀温度的调温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宁宏远篷房有限公司,未经海宁宏远篷房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739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纸板
- 下一篇:耐温性浅拉伸膜及其生产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