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显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6611.4 | 申请日: | 2015-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25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发明(设计)人: | 李嘉灵;牛磊;马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27/22 | 分类号: | G02B27/2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孟金喆;胡彬 |
地址: | 20120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显示技术正朝着高清晰、三维显示的方向发展。三维显示区别于传统二维显示就是通过各种方法给观看者带来视觉上的深度感知,使其自然或者不自然地获得第三维度信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显示装置的要求已经不仅仅局限于简单的传递二维平面信息,而是希望提供更加真实、富有立体感、更加接近人眼实际感受的三维图像信息。
目前常见的三维显示装置一般采用视差型三维显示原理,通过透镜或者光栅分离左、右视图分别进入观察者左右眼进行观察,利用双目视觉融像而产生立体感知。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三维显示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现有三维显示器大多提供有限的视点信息,三维可视区有限。观察者仅能在图1中的V1、V2、V3和V4这几个区域能看三维图像。因此,它仅提供分立的视区和有限的视点,而且长时间观看会出现头痛、恶心等反应。当观察者在显示装置的侧面观察时,显示效果比较差。此外,该种方式呈现的三维显示图像不会随着观察者眼睛移动产生变化,无法对应显示不同视角的图像。因此无法为观察者提供身临其境的三维显示效果,显示图像不直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实现悬浮显示,增大三维显示的观看视角,提升观看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单元;
微透镜组,所述微透镜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上方,所述微透镜组包括多个微透镜单元,且所述微透镜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微透镜单元的中心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位置到边缘位置逐渐增加。
本发明通过在显示面板上设置多个显示图像相同的显示单元,并且为每一显示单元设置一一对应的微透镜单元,且微透镜单元的中心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位置到边缘位置逐渐增加,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显示装置的可视区有限的问题,增大了观看视角,实现了悬浮显示,为观察者提供身临其境的显示效果,提升了观看体验。
附图说明
图1为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三维显示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3为随观察者位置变化图2所示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5为随观察者位置变化图4所示显示装置的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图10为图9所示显示面板的正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单元;
微透镜组,所述微透镜组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出光侧上方,所述微透镜组包括多个微透镜单元,且所述微透镜单元与所述显示单元一一对应设置;
其中,所述微透镜单元的中心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位置到边缘位置逐渐增加。
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由微透镜组和显示面板组构成。微透镜组中的各微透镜单元与显示面板的各显示单元一一对应,优选的,多个显示单元的显示图像相同,通过微透镜单元与显示单元位置的设置,即设置微透镜单元的中心与所述显示单元的中心之间的距离,从所述显示面板的中心位置到边缘位置逐渐增加,可以使每个微透镜单元对应显示不同视角图像,最终实现悬浮显示的效果,且观看视角显著增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天马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661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偏光板贴附精度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 下一篇:匀光元件及光源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