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Lyocell纤维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65876.2 | 申请日: | 2015-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77746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孙永连;高建;李永威;郑世睿;李晓东;刘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英利实业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D01F2/00 | 分类号: | D01F2/00;D01F1/10 |
| 代理公司: | 潍坊正信专利事务所 37216 | 代理人: | 王伟霞 |
| 地址: | 262717 山东省潍坊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lyocell 纤维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功能性纤维素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抗菌功能的Lyocell纤维。
背景技术
纤维素是地球上储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天然高聚物,是自然界中取之不竭的可再生资源。纤维素纤维具有强度高、染色性好、纺纱性能好以及产业用途广等优势,因此,近年来全世界对纤维素纤维的市场需求量在持续增加。Lyocell纤维是以棉短绒、树木、竹子等可再生资源为原料,以NMMO为溶剂,通过干喷湿纺制成,兼具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诸多优异性能,且生产过程绿色环保的纤维素纤维。
Lyocell纤维具有强度高、染色性好、纺纱性能好以及产业用途广等优势,而且与粘胶纤维相比,性能更为突出、工艺流程短且生产工艺绿色无污染。因此,近年来全世界对Lyocell纤维的市场需求量在持续增加。
纳米氧化锌(ZnO粒径介于1-100nm之间的ZnO)颗粒,是一种面向21世纪的新型高功能精细无机产品,表现出许多特殊的性质,如非迁移性、荧光性、压电性、吸收和散射紫外线能力等,利用其在光、电、磁、敏感等方面的奇妙性能,可制造气体传感器、荧光体、变阻器、紫外线遮蔽材料、图像记录材料、压电材料、压敏电阻、高效催化剂、磁性材料和塑料薄膜等。
将纳米ZnO添加至纤维中,可使纤维具有抗菌抑菌、防紫外线、祛味防酶等一系列特性。但由于纳米ZnO具有比表面积大和比表面能大等特点,自身易团聚;另一方面,纳米氧化锌表面极性较强,在有机介质中不易均匀分散,在纤维生产中一直存在难以克服的技术问题,尤其难以添加至Lyocell纤维中,目前市场上尚未有添加纳米ZnO的Lyocell纤维的相关研究报道,也并未见相关产品问世。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含有纳米ZnO的抗菌Lyocell纤维,将纳米ZnO均匀分散在Lyocell纤维当中,使产品具有良好的除菌抑菌、抗紫外线等性能。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将纳米ZnO作为抗菌剂,添加到NMMO溶液中,制备具有良好的除菌抑菌和抗紫外线性能的抗菌Lyocell纤维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菌Lyocell纤维,所述抗菌Lyocell纤维中含有质量含量为0.1~10%的纳米ZnO,所述抗菌Lyocell纤维的纤度1.1~4.3dtex、强度1~5cN/dtex、断裂伸长率为8~20%。
为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抗菌Lyocell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纳米ZnO经过表面改性处理,与质量浓度为70~87%的NMMO水溶液混合均匀,混合温度为60~115℃,所述纳米ZnO与所述NMMO水溶液的配比为0.001~0.06:1。
(2)将预处理后的纤维素浆粕与步骤(1)得到的含ZnO的NMMO溶液预混合,预混合温度为60~80℃,所述纤维素浆粕与含ZnO的NMMO溶液的混合溶解配比为1:1~10。
(3)将步骤(2)的预混合浆粥在80~120℃下抽真空至-2×104~-20×104Pa脱水制得纺丝原液,所述纺丝原液中纤维素含量为6~30wt%,NMMO含量为55~81wt%,水含量为7~15wt%,纳米ZnO含量为0.06~6wt%。
(4)将所述纺丝原液经凝固浴纺丝成型,得到所述抗菌Lyocell纤维。
作为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纳米ZnO的表面改性处理包括:将纳米ZnO球磨至粒径1~100nm,用硅烷偶联剂、酞酸酯类偶联剂、有机硅溶液中的至少一种,洗涤浸泡0.5~10h后,在70~120℃烘干0.3~2h,然后重新球磨至粒径1~100nm。
作为另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所述纤维素浆粕的预处理包括将纤维素浆粕粉碎后,先进行活化,然后再压榨得到含水率为30~70wt%的纤维素浆粕。
作为进一步改进的技术方案,所述活化是在粉碎后的纤维素浆粕中加入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在pH值为5~6、温度为50~60℃时酶解,所述酶解时间为0.5~2h,酶解完后调节pH值为10~12灭酶。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英利实业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英利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587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