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延长原油电脱换热器运行周期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64847.4 | 申请日: | 2015-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65953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0-23 |
| 发明(设计)人: | 田立达;顾军民;张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F28F19/00 | 分类号: | F28F19/00;F28F19/01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00728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延长 原油 换热器 运行 周期 方法 | ||
1.一种延长原油电脱换热器运行周期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a).固体颗粒通过物料加入口Ⅰ(12)加入到固体颗粒槽(13)中,电脱污水通过物料加入口Ⅱ(16)加入液体储槽(17)中,液体储槽(17)中的电脱污水经液体循环泵(18)输送至下管箱(1)中的分布箱(2)入口处,输送过程中带动从固体颗粒回收罐(14)中下落的固体颗粒,形成液固混合物;
(b).带有固体颗粒的电脱污水进入分布箱(2),挤开球形塞(3)后,经过挡板(4)、分布盘(5)和分布板(6)后进入细管(7),从细管(7)出来后,通过下沿套管(8),沿着下沿套管(8),固体颗粒进入换热器列管(9),并不断冲刷、刮擦和搅动换热器列管(9)内壁粘附的污垢;
(c).从换热器列管(9)出来的物流为带有固体颗粒和污垢的电脱污水,该物流经过上管箱(10)后进入液固分离器(11),在液固分离器(11)中,电脱污水和固相分离,电脱污水循环回液体储槽(17)中,分离下来的固相经过固体颗粒槽(13)后进入固体颗粒回收罐(14),在固体颗粒回收罐(14)中,固体颗粒和污垢分离,固体颗粒从固体颗粒回收罐(14)底部出来进入后续循环,污垢从排污口(15)排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原油电脱换热器运行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器列管(9)中换热介质为电脱污水,流速为1.5m/s~4m/s,流量为300m3/h~400m3/h,管程流向从下往上,管程进口温度为100℃~110℃,管程出口温度为82℃~7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原油电脱换热器运行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换热器壳程换热介质为水,流速为0.5m/s~1m/s,流量为100m3/h~200m3/h,壳程流向从上往下,壳程进口温度为20℃~3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原油电脱换热器运行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固体颗粒为堆密度大于1000kg/m3,且不与水和原油发生反应的惰性颗粒;固体颗粒平均粒径为2mm~5mm;固体颗粒加入量为5kg~40kg。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原油电脱换热器运行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箱(2)为上下开口的喇叭形或圆锥形,分布箱(2)小口直径与下管箱(1)入口段管径相同,分布箱(2)小口端连接下管箱(1)入口段,分布箱(2)大口直径与下管箱(1)直径相同,分布箱(2)大口端排布细管(7);细管(7)为圆管,细管(7)直径为固体颗粒平均粒径的1.2~3倍,细管(7)长度为8mm~15mm,细管(7)数量为换热器列管(9)数量的2~4倍,细管(7)上可以加装封板;分布箱(2)高度为换热器列管(9)长的0.1~0.3倍。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原油电脱换热器运行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形塞(3)安装在分布箱(2)小口端入口处,球形塞(3)直径为下管箱(1)入口管径的1.2~2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原油电脱换热器运行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4)安装在球形塞(3)之上,挡板(4)为平板式、屋顶式、反屋顶式、方锥式、反方锥式或螺旋桨式中的一种,挡板(4)中心轴和分布箱(2)中心轴以及下管箱(1)中心轴重合,挡板(4)垂直投影的最大长度小于等于下管箱(1)直径的0.3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延长原油电脱换热器运行周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分布盘(5)安装在挡板(4)之上,分布盘(5)距离挡板(4)的距离大于等于30mm,所述分布盘(5)为周边开小孔的旋转体,其中旋转体为圆柱、圆锥、圆台或半圆球中的一种,分布盘(5)中心轴和下管箱(1)中心轴重合,分布盘(5)垂直投影的最大长度小于等于下管箱(1)直径的0.3倍,分布盘(5)高度小于等于其垂直投影的最大长度,分布盘(5)开孔率为40%~70%,开孔孔径为固体颗粒平均粒径的1.5~2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4847.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管式高效换热器
- 下一篇:一种冷却塔离子风收水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