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低温流动性的三元复合型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64322.0 | 申请日: | 2015-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94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 发明(设计)人: | 韩生;薛原;蔺华林;赵维娜;杨超;马鹏;陈红艳;李勇;常兴;兰国贤;江新泽;马文飞;何抗抗;吕慧玲;赵志成;许光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C10L1/04 | 分类号: | C10L1/04;C10L10/14;C10L10/16 |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吴宝根 |
| 地址: | 200235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低温 流动性 三元 复合型 生物 柴油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化工领域,涉及一种生物柴油,具体来说是一种具有低温流动性的三元复合型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生物柴油是由各种动植物油脂、地沟油、煎炸油等与低碳醇(甲醇、乙醇等)发生酯交换反应制备成的一种混合长链脂肪酸酯。生物柴油主要指标与石化柴油基本一致,与柴油相溶性极佳,可与柴油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可直接添加使用而无需改造柴油机。此外,它还具有较好的安全性和润滑性、环境友好、易降解、来源广泛、可再生、适用性广、效益高,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发展的可再生绿色能源,极具市场竞争优势。其综合利用能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较差的低温流动性是制约生物柴油的推广及使用的最大的障碍。饱和脂肪酸酯的存在,使得生物柴油在低温下会析出大量蜡晶。蜡晶相互粘结,呈三维网状结构,使生物柴油失去流动性,堵塞柴油机的输油管和过滤器,导致熄火或无法点燃现象。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改善成为我们的当务之急。
目前,国内外改善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方法主要有:(ⅰ)生物柴油异构化,即改变生物柴油的结构;(ⅱ)冬化处理,即冷却使凝固点较高的甘油酯等结晶析出的过程;(ⅲ)添加低温流动性改进剂;(ⅳ)加入精制柴油调和。相比而言,化石柴油调和的操作最为简单,可与生物柴油以任意比例混合使用,其关键在于选择正确的调和油及调和方法。
煤直接液化柴油是煤在高温高压下,催化加氢直接液化所得的煤制油。具有无可比拟的低温流动性,可以有效改善地沟油基生物柴油的低温流动性。煤直接液化柴油可与石化柴油共同加入生物柴油中,形成三元复合型生物燃料,既有效地改善了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差的问题,同时提高了煤制油的十六烷值,使得三种柴油的优缺点得到充分的互补,操作简单快捷。相比二元调和,改进效果更加显著。因此,立足于我国丰富的煤炭资源及充裕的生物柴油制备原料,煤直接液化柴油、生物柴油、普通化石柴油三元复合型生物燃料是一种性能优异、具有较实用前景的绿色环保生物能源。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低温流动性的三元复合型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这种具有低温流动性的三元复合型生物柴油及其制备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生物柴油低温流动性差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低温流动性的三元复合型生物柴油,由生物柴油、普通石化柴油和煤直接液化柴油混合而成,按体积份数计算,其原料组成及含量如下:
生物柴油5-40份,
普通石化柴油5-40份,
煤直接液化柴油60-90份,
其中,所述生物柴油为地沟油基生物柴油,普通石化柴油为0#石化柴油。
进一步的,按体积份数计算,其原料组成及含量如下:
生物柴油5份,
普通石化柴油5份,
煤直接液化柴油90份。
进一步的,按按体积份数计算,其原料组成及含量如下:
生物柴油10份,
普通石化柴油10份,
煤直接液化柴油80份。
进一步的,按按体积份数计算,其原料组成及含量如下:
生物柴油15份,
普通石化柴油5份,
煤直接液化柴油80份。
进一步的,按按体积份数计算,其原料组成及含量如下:
生物柴油20份,
普通石化柴油10份,
煤直接液化柴油70份。
进一步的,按按体积份数计算,其原料组成及含量如下:
生物柴油10份,
普通石化柴油20份,
煤直接液化柴油70份。
进一步的,按按体积份数计算,其原料组成及含量如下:
生物柴油30份,
普通石化柴油10份,
煤直接液化柴油60份。
进一步的,按按体积份数计算,其原料组成及含量如下:
生物柴油20份,
普通石化柴油20份,
煤直接液化柴油60份。
进一步的,按按体积份数计算,其原料组成及含量如下:
生物柴油10份,
普通石化柴油30份,
煤直接液化柴油60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学院,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432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