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处理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62670.4 | 申请日: | 2015-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060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4-09 |
| 发明(设计)人: | 黄兴贵;隆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7/50 | 分类号: | G06F17/50;G06T1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党晓林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维 地震 数据 处理 方法 服务器 客户端 系统 | ||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处理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三维地震数据体中所有符合预设要求的数据子块;将不同数据子块中的实测数据与对应的预设数据同时进行对比,以判断所述三维地震数据体中是否存在异类数据;向客户端发送所述三维地震数据体中异类数据的处理结果。利用本申请所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检测出三维地震数据体中的异类数据,有利于提高后续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和严谨性。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石油勘探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处理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三维地震数据体是地震勘探技术中差分方程应用的基本数据,其可以通过将三维地震数据进行网格划分来得到。随着石油勘探技术的进步和高密度勘探的要求,对应于地质模型的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数据量在不断增大。一个100平方公里的地质模型,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数据量可以达到100GB以上。如果三维地震数据体的网格划分精度增加,那么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数据量将以几何式增长。由于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数据量巨大,目前现有技术中在将三维地震数据体可视化时,一般情况下都是假设三维地震数据体中的所有实测数据均符合地球物理属性特征,而在实际应用中由于三维地震数据体的数据来源不确定,或三维地震数据体由块状地质模型离散转化所得,这使得三维地震数据体中可能会存在不符合地球物理属性特征的异类数据。这些异类数据可能会影响后续计算结果的可靠性,还可能造成比较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处理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以实现有助于提高后续计算结果的可靠性的目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处理方法、服务器、客户端及系统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三维地震数据体中所有符合预设要求的数据子块;
将不同数据子块中的实测数据与预设数据同时进行对比,以判断所述三维地震数据体中是否存在异类数据;
输出所述三维地震数据体的处理结果,包括向客户端发送所述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包括所述异类数据的数值、数量和/或位置坐标。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三维地震数据体中所有符合预设要求的数据子块包括:
按照预设分块规则,将所获取的三维地震数据体分割成多个数据子块;
从所有所述数据子块中选取符合预设要求的数据子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获取三维地震数据体中所有符合预设要求的数据子块包括:
从预先存储的所有数据子块中选取符合预设要求的数据子块。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所有数据子块通过以下方式存储:
按照所述数据子块的位置坐标对所有数据子块进行排序;
按照所述数据子块的排序,对排序后的数据子块进行分族;
根据所述数据子块的分族,对所述数据子块进行存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数据通过以下方式获取:
将所获取的多条光线所携带的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利用所述电信号得到所述预设数据。
在一实施例中,在判断出所述三维地震数据体中存在异类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统计所述异类数据的数量。
在一实施例中,在统计出所述异类数据的数量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集团东方地球物理勘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267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排程服务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空间计算域计算强度样本库自动采集方法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