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杀虫杀菌用谐振腔式射频发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2323.1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71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颜文旭;程盼飞;方新茂;高志荣;赵伟;杨瑞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H03B5/08 | 分类号: | H03B5/08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市阳光惠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211 | 代理人: | 耿晓岳 |
地址: | 214122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虫 杀菌 谐振腔 射频 发生器 | ||
1.一种杀虫杀菌用谐振腔式射频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金属外壳、电子管腔、高频谐振腔、谐振电容极板、电容调谐腔、输出耦合极板,采用半封闭箱体结构分布参数形成的分布式谐振电路;所述电子管腔由绝缘支柱和绝缘板、三极电子管组成,所述绝缘支柱和绝缘板用于固定三极电子管;所述谐振电容极板位于箱体金属外壳内侧的电子管腔、高频谐振腔之间;所述高频谐振腔包括位于其中央的回字型电极,回字型电极由回字型电极内环极板、回字型电极外环极板构成;所述电容调谐腔包括电容调谐极板、输出耦合极板、绝缘支柱,电容调谐腔与高频谐振腔之间通过铜箔连接馈送,并由腔体金属隔板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杀菌用谐振腔式射频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谐振腔内,回字型电极内环极板的上表面与箱体金属外壳的上平面焊接在一起,回字型电极内环极板的下表面与回字型电极外环极板的下表面重合,回字型电极内环极板构成高频谐振腔的主电感;同时,回字型电极外环极板的外表面与箱体金属外壳及电容调谐腔体之间存在间隙形成空气电容,回字型电极外环极板的下表面与谐振电容极板的上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形成空气电容;两空气电容与主电感构成高频谐振回路,作为三极电子管射频振荡的主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杀菌用谐振腔式射频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调谐腔与高频谐振腔之间通过铜箔连接馈送,并由腔体金属隔板隔开,铜箔一端连接回字型电极内环极板的外表面上靠近上表面的部位,另一端连接电容调谐腔的电容调谐极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杀菌用谐振腔式射频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容调谐极板由上、下、左、右共四个平面极板环形联接而成,通过绝缘支柱支撑;电容调谐极板中的上极板由铜箔连接到高频谐振腔的回字型电极内环极板;电容调谐极板中的左极板的外表面与腔体金属隔板之间,以及右极板外表面与箱体金属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电容。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杀菌用谐振腔式射频发生器,其特征在于,输出耦合极板由绝缘支柱支撑,与电容调谐极板中的右极板的内表面之间存在间隙并形成电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杀菌用谐振腔式射频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耦合极板用于向射频杀虫杀菌装置的负载处理腔馈送射频功率;输出耦合极板的位置能左右移动,以改变其与电容调谐极板之间的间隙,即改变输出耦合电容值的大小,实现负载匹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杀菌用谐振腔式射频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箱体金属外壳接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杀虫杀菌用谐振腔式射频发生器,其特征在于,箱体金属外壳之外还设有强迫风冷装置,用于冷却三极电子管。
9.一种包含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谐振腔式射频发生器的射频杀虫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电源输入部分、高压整流部分、控制部分及负载匹配输出部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射频杀虫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匹配输出部分是整合在高频谐振腔内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2323.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前馈功率放大器
- 下一篇:一种带有回转和举升功能的折叠展开式太阳能发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