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云桌面高清视频传输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62178.7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59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23 | 
| 发明(设计)人: | 安柯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有孚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N21/2343 | 分类号: | H04N21/2343;H04N21/440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黄佳丽 | 
| 地址: | 200433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桌面 视频 传输 方法 | ||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桌面高清视频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当前显示数据发生变化时,全部绘制到全屏显示的缓存中;根据绘制时间戳判断是否需要将缓存中数据发往客户端,若需要发送则从缓存中取出显示数据,并进行视频压缩编码;将编码好的视频流数据发送至客户端。其优点在于采用全屏模式(单一处理模块),不会因变动区域增多而增加显示处理压力;并采用时间戳过滤方式或周期性视频压缩处理方式,降低显示数据发送频率,从而降低瞬时传输数据对带宽的要求,使传输数据量趋于平稳,减少数据传输量的波动,有利于云桌面带宽的限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视频传输方法,特别涉及一种云桌面高清视频传输方法。
背景技术
在使用云桌面过程中,发现其对视频应用支持很差,在云桌面上播放一个windows的示例视频就很卡,播放效果十分差。经过测试发现,原有云桌面client在处理视频时,占用带宽很高!CPU使用率也很高!通过分析发现,对视频处理和浏览高清图云桌面之所以不好用,是因为对显示处理这块的设计上有缺陷。通过对原有设计处理流程的研究分析发现,原有设计在处理显示数据时,直接将每次的区域变动数据封装后发往客户端显示。而在系统使用过程当中,时常是多区域的显示数据更新,通过对程序的深入测试,发现每次区域变动数据量非常小,且变化非常之频繁,有时变化之间时间段到几十微妙!且显示数据采用无损压缩,这样一来就导致了,数据发送非常频繁!client端处理压力很大!瞬时带宽占用过高!
在云桌面技术的实现过程当中,区域性更新方式,如图1所示,spice使用的QXL显示驱动,可以直接获取到变动区域数据;vnc使用对前后两个显示图像进行对比,来区别那块区域有变动,然后发送变动区域数据到客户端。但是,采用区域性数据更新,区域变动过于频繁。瞬时带宽要求高,数据传输对带宽要求波动较大,不利于带宽要求的控制,也不利于带宽限制。在变动区域个数过多时,也会严重影响对显示数据的处理速度。经过对测试数据的研究分析发现,原先云桌面显示部分采用差异化区域更新显示处理,该处理方式有以下缺点:数据发往client端频率过高,增加I/O操作压力;差异化数据区域越多,云桌面显示压力越大,显示效果越差;云桌面对视频类应用支持不友好;云桌面对带宽要求高;云桌面瞬时流量过高,速率波动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云桌面高清视频传输方法,对整体显示数据进行绘制、控制数据变化的时间设置稳定数据传输速率的波动,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桌面高清视频传输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当云桌面显示数据发生变化时,全部绘制到全屏显示的缓存中;
步骤B、针对绘制时间戳进行过滤判定,看是否需要发往客户端;需要发往客户端时,进入步骤D;不需要发往客户端时,进入步骤C;
步骤C、将数据覆盖性存入计时器缓存区;计时器开始计时;
步骤C1、当计时器完成计时后,执行步骤D;
步骤D、将全屏显示数据,进行帧间编码和帧内编码压缩,同时做加密处理;
步骤E、将步骤D处理好的数据,打包发往客户端进行显示。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云桌面高清视频传输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当绘制命令的时间戳超过设定的过滤时间,执行步骤D。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云桌面高清视频传输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当最近一次绘制20-40ms后,还无新的数据绘制,将执行步骤D。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云桌面高清视频传输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步骤D中的显示数据编码采用帧间编码压缩和帧内编码压缩,同时对编码数据进行加密处理。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一种云桌面高清视频传输方法,还可以具有这样的特征:在客户端接收到显示数据后,对数据进行解密、解码和转码处理后,进行显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有孚网络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有孚网络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21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