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厂排放的粉尘回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60907.5 | 申请日: | 2015-10-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6987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黄椹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 主分类号: | B01D50/00 | 分类号: | B01D50/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纵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2224 | 代理人: | 朱妃,董建林 |
| 地址: | 210044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排放 粉尘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回收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厂排放的粉尘回收装置,属于煤电厂排气处理设备。
背景技术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因为各种客观原因;国家采用了粗放型生产模式来推动国家经济的发展。在取得成果的同时,粗放型生产模式对自然环境和人们赖以生存的周边环境的破坏已经达到了较严重的程度。近些年,灰霾天气也越来越多,因而患上各种呼吸类疾病的人群也越来越多。
因此,污染的治理已经到了一个不可容缓的地步,而在大量的污染源中,煤电站厂在燃煤发电时所排放出来的尾气是占有一大部分的,在这些尾气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状粉尘,这些粉尘对人体的危害也是最大的。所以,对电厂排放的粉尘气体进行有效净化,减少环境污染是有益之举。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厂排放的粉尘回收装置,特别适用于煤电厂。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制作容易、安全可靠、实用性强的电厂排放的粉尘回收装置,能够有效净化电厂排放气体中的粉尘,使其不再飘逸到空气中,大幅减少环境污染;同时由于粉尘中含有各种金属和硫化物,可将粉尘集中回收,而有助于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具有产业上的利用价值。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电厂排放的粉尘回收装置,包括用于电厂排放粉尘气体流通的中空管状贯通式的壳体,均设置于壳体上的冷却槽、导轨、振动过滤层、静电吸附层和粉尘吸收处理机。
其中,所述壳体为倒U型分布,包括依次相连并贯通的左壳体、上壳体和右壳体;所述左壳体的底部敞口为粉尘气体流通的进气口,所述右壳体的底部敞口为粉尘气体流通的出气口。
而且,所述冷却槽嵌入式设置在上壳体的壳体表面,所述导轨沿着右壳体的内侧壁竖直安装、成对相平行分布,所述振动过滤层设置于成对的导轨之间、并通过导轨可竖直方向升降,所述静电吸附层设置于导轨底端、与振动过滤层保持平行,所述粉尘吸收处理机设置于导轨顶端对应的右壳体外侧壁上、与右壳体相贯通而将振动过滤层上收集的粉尘吸收出去进行处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左壳体的壳体外表面设置有余热回收装置。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壳体为截面呈正方形的管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槽设置在上壳体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槽插装有可拆卸的冷却风管。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冷却风管设置有6-8根。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右壳体的侧壁开设有维修口。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振动过滤层包括振动器和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由振动器驱动发生震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通过分布于壳体上的冷却槽、导轨、振动过滤层、静电吸附层和粉尘吸收处理机的设置,将电厂排放的粉尘气体依次经过冷却、过滤和吸附后净化为符合排放的标准气体,不仅结构紧凑、拆装方便、安全可靠,而且净化效率高,可减少环境污染,对于集中回收的含有各种金属和硫化物的粉尘,还可通过粉尘吸收处理机进行再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
上述内容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更清楚的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振动过滤层处于导轨上进行粉尘过滤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振动过滤层处于导轨顶端进行粉尘吸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及图2所示,一种电厂排放的粉尘回收装置,包括用于电厂排放粉尘气体流通的中空管状贯通式的壳体1,均设置于壳体1上的冷却槽2、导轨3、振动过滤层4、静电吸附层5和粉尘吸收处理机6;图1中箭头所示为电厂排放粉尘气体的流通方向,图2中箭头所示为粉尘吸收方向。
所述壳体1为倒U型分布的截面呈正方形的管体,包括依次相连并贯通的左壳体11、上壳体12和右壳体13;所述左壳体11的底部敞口为粉尘气体流通的进气口7,所述右壳体13的底部敞口为粉尘气体流通的出气口8。
所述冷却槽2嵌入式设置在上壳体11的壳体上、下两表面,所述冷却槽2插装有可拆卸的6-8根冷却风管21,冷却风管21的数量根据壳体1的大小可适当增加和减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未经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0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尾气处理系统
- 下一篇:一种石化炼油焦化装置废气收集治理系统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