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N掺杂石墨烯生物传感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60527.1 | 申请日: | 2015-10-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36890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9-04 |
| 发明(设计)人: | 田野;张晓;彭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北方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7/327 | 分类号: | G01N27/327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仲龙腾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48 | 代理人: | 李静 |
| 地址: | 075000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掺杂 石墨 生物 传感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N掺杂石墨烯生物传感器,包括带有三电极系统的绝缘性底板、绝缘层、三电极系统周围形成的反应腔体、反应腔体内设有的反应试剂层以及反应腔体上覆盖的覆盖层;所述三电极系统由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和对电极组成,所述工作电极为N掺杂石墨烯修饰的铂电极。本发明提出的N掺杂石墨烯生物传感器,其稳定好,灵敏度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传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N掺杂石墨烯生物传感器。
背景技术
生物传感器是利用生物物质(如酶、蛋白质、DNA、抗体、抗原、生物膜、微生物、细胞等)作为识别元件,将生化反应转变成定量的物理、化学信号,从而能够进行生命物质和化学物质检测和监控的装置,它具有成本低、操作简单、灵敏度高、选择性好、响应速度快、可用于实时和现场分析等优点。在生物、医学、化学、食品、工业生产、环境监测及国家安全等学科和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目前,科学家们已经对石墨烯在纳米电子器件、低温超导材料、超级电容器、显微滤网和传感器等方面的应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在石墨烯的众多应用研究中,将其应用于生物传感器的搭建,是近几年才刚刚兴起的热点方向。目前现有的石墨烯生物传感器存在导电性差,分析性能不理想的缺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N掺杂石墨烯生物传感器,其稳定好,灵敏度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N掺杂石墨烯生物传感器,包括带有三电极系统的绝缘性底板、绝缘层、三电极系统周围形成的反应腔体、反应腔体内设有的反应试剂层以及反应腔体上覆盖的覆盖层;所述三电极系统由参比电极、工作电极和对电极组成,所述工作电极为N掺杂石墨烯修饰的铂电极,所述N掺杂石墨烯修饰的铂电极按照以下工艺进行制备:
S1、按重量份在100-200份质量分数为40-50%的氧化石墨烯溶液中加入120-150份Tris试剂并搅拌均匀,调节pH值为7-8后加入20-50份多巴胺,搅拌反应10-20h,反应结束后以8000-10000r/min的转速离心10-15min,用去离子水洗涤后进行真空干燥,然后在氩气保护下进行热处理得到N掺杂石墨烯,其中,热处理的温度为900-1000℃,热处理的时间为0.5-1.5h;
S2、将N掺杂石墨烯超声分散于去离子水中形成浓度为0.001-0.01mg/mL的溶液,加入2,5-二(2-噻吩)-1-对苯甲酸吡咯,调节2,5-二(2-噻吩)-1-对苯甲酸吡咯的浓度为0.2-0.8mol/L,浸入铂电极,然后在-0.9~-1.2V的电位下电沉积50-100s,用去离子水洗涤,室温干燥得到所述N掺杂石墨烯修饰的铂电极。
优选地,所述反应试剂层包括石墨烯、乙酰胆碱酯酶和N-甲基吡咯烷酮。
优选地,所述对电极为饱和甘汞电极。
优选地,在S1中,热处理的温度为950-980℃,热处理的时间为1-1.3h。
本发明所述N掺杂石墨烯生物传感器中,选择了N掺杂石墨修饰的铂电极为工作电极,N掺杂石墨烯中因表面覆盖有多巴胺,避免了石墨烯的团聚,使得到的石墨烯具有大的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将其沉积在工作电极表面,分布均匀,密度可控,将其用作工作电极得到的生物传感器稳定性好,检测的灵敏度高。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北方学院,未经河北北方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052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