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适用于灾后环境的多机器人多目标点救援路径规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60512.5 | 申请日: | 2015-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309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巩敦卫;耿娜;张勇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C21/00 | 分类号: | G01C21/00;G01C21/20;G05D1/02;G06N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环境 机器人 多目标 救援 路径 规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和群体智能领域,特别是用于多机器人多目标点的救援方法。它借鉴微粒群进化的思想,提出一种适用于灾后环境救援的多机器人多目标点路径规划方法。
背景知识
在我国,各种灾难频发,比如煤矿瓦斯爆炸,地震,海啸等的发生,这些灾难的发生不可预测,只能采取灾后救援的措施,因此灾后救援的效率和速度至关重要。然而,灾难发生后,环境复杂恶劣,还有可能发生二次灾难,这势必会危及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因此,救援人员很难进入受灾区,这势必会影响救援工作的有效开展。考虑到机器人能够深入复杂且恶劣的环境,代替救援人员完成救援任务,从而可以将灾后环境信息反馈给救援人员。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应急救援能力,而且还可以为救援人员的决策提供帮助。因此,越来越多的机器人被用于灾后救援工作中。
现有的机器人救援方法主要是机器人根据实时探测的信息,进行局部路径规划,然而这样得到的救援人数往往不是最大。如果在机器人救援之前,根据已有信息,规划出一条或者多条全局最优路径,保证机器人救援的人数最多,在机器人实时救援的过程中给予指导,从而,可以保证救援机器人准确、快速的完成救援任务。
在实际救援环境中,存在这样的情况,一些区域被困人员分散得比较集中,另外一些区域被困人员则比较稀疏。比如,在煤矿井下环境,作业面人员较多,而在巷道其他地方,人员较少;再如,在一些城市中,居民区或者工厂厂区的人口密度比较高,分布较为集中,而公园街道上的人口相对较稀疏,所以,一旦发生灾难,在人口密集区域中被困人员较多,稀疏区域较少。此外,发生灾难后,被困人员的生命期限有限,救援人员需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将其救起。目前,针对上述情况下的救援规划尚没有相关成果,并且救援问题对人们的生产生活尤为重要,所以研究灾后环境下,被困人员存在生命期限情况下的机器人救援路径规划问题,是非常重要且有必要的。
考虑到机器人可以代替救援人员,深入危险区域,有效完成救援任务,很多研究人员尝试采用机器人来完成救援任务。近年来,针对机器人灾后救援问题,主要有两个研究方向,其一,设计可靠耐用的救援机器人。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机器人救援系统”(授权公告号:CN203738800U,授权公告日:20140730)设计的包括侦查,搭桥,以及机械手机器人;在第六届IEEEConferenceonAutomationScienceandEngineering上发表的论文“AHierarchicalReinforcementLearningBasedControlArchitectureforSemi-AutonomousRescueRobotsinClutteredEnvironments”设计的半自主救援机器人;以及在2013年InformaticsinControl,AutomationandRobotics期刊上发表的“StudyandDevelopmentoftheRescueRobottoAccommodateVictimsunderEarthquakeDisasters”一文根据地震发生后可能出现的情况,构建了一个机器人原型系统,等等。这些成果对机器人以后的救援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是研究重点在机器人的设计,对机器人的救援策略研究较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6051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