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甘草病虫害的中药药液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9490.0 | 申请日: | 2015-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113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06 |
发明(设计)人: | 马小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小海 |
主分类号: | A01N65/44 | 分类号: | A01N65/44;A01P1/00;A01P3/00;A01P7/00;A01P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30070 *** | 国省代码: | 甘肃;6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治 甘草 病虫害 中药 药液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药化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防治甘草病虫害的中药药液。
背景技术
甘草为豆科植物甘草属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Fisch.),胀果甘草(GlycyrrhizainflatableBat.)或光果甘草(GlycyrrhizaglabraL.)的干燥根及根茎[1]。目前,已从甘草中分离出来得到黄酮类化合物300多个、三萜皂苷类化合物60多个。三萜皂苷类和黄酮类为甘草中的主要成分,三萜皂苷类主要为甘草甜素和甘草次酸,甘草的甜味主要来源于甘草甜素,甘草甜素的含量约为6%~14%。甘草中化学成分较多,例如氨基酸、生物碱、香豆素、多糖及少量的挥发性成分。甘草不仅具有镇咳、镇痛、抗溃疡、抗变态反应等作用外,还具有增强机体免疫、防治病毒性肝炎、抗炎和抗艾滋病的功能。另外,在抗肿瘤、解毒和皮肤病的临床治疗上甘草也得到了大量应用。近些年来,市场上对甘草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导致人工栽培甘草的面积也与日俱增。病虫害导致甘草在种植和生长过程中,给甘草的生态和经济价值造成了大量的损失,也极大地降低了甘草的产量,影响了甘草的药材品质,制约了甘草栽培业的发展。甘草主要病虫害有:根腐病、立枯病、锈病、猝倒病、褐斑病、白粉病等,据有关研究表明:甘草发生各种病虫害主要是由于甘草种子在播种前没有经过恰当的处理和播种初期种子染病所导致的,但是目前对于化学药剂处理甘草种子方面的研究还鲜有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甘草生长过程中发生各种病虫害,又能减少农药用量,延长药效时间,减少施药次数,绿色环保的中药药液。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防治甘草病虫害的中药药液,其原料组成重量份数为:鱼腥草提取物2-5份、1%木质素磺酸钠1-5份、露水草提取物0.5-1份、苦参粉0.3-0.8份、雷公藤粉2-3份、石见穿提取物0.5-1份、鸡爪草提取物3-6份、地锦草提取物2-4份、鸡冠花粉4-6份、月季花粉5-9份、5%乙二醇5-10份、甲基纤维素钠0.1-0.5份、余量为水。
使用方法:将上述各个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得预防防治甘草病虫害的中药药液。将甘草种子浸泡于制得的药液中并保持药液温度为20-25℃,浸泡时间5-8h,并不停搅拌,弃去浮在药液表面的秕粒;将优质甘草种子取出,自然晾干,待播种;
进一步,所述的甘草种子与药液的质量比为1:1.2-1.5。
本发明的优势在于:本发明利用甘草种子的硬实性和幼苗期的常发病害(立枯病)及其生长特点,制备的中药药剂含有甘草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微量元素,能够促进甘草种子的萌发和甘草的生长发育,即减少了农药用量,又绿色环保无污染;经本发明中药药剂处理后的甘草种子,播种后,病虫害的发生概率降低,提高了植株的成活率,而且制备工艺简单,其理化性质符合国家一般技术标准。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防治甘草病虫害的中药药液,其原料组成重量份数为:鱼腥草提取物2份、1%木质素磺酸钠1份、露水草提取物0.5份、苦参粉0.3份、雷公藤粉2份、石见穿提取物0.5份、鸡爪草提取物3份、地锦草提取物2份、鸡冠花粉4份、月季花粉5份、5%乙二醇5份、甲基纤维素钠0.1份、余量为水
将上述各个原料按照重量份数配置混合,并搅拌均匀,即得预防甘草立枯病药剂。将2.0kg(2000粒)甘草种子浸泡于2.4kg药液中并保持药液温度为20℃,浸泡时间5h,并不停搅拌,弃去浮在药液表面的秕粒;将优质甘草种子取出,自然晾干,待播种;
实施例2
本发明防治甘草病虫害的中药药液对甘草各种生长指标的影响
1、甘草播种方法
精选本发明中药药剂处理的甘草种子采取条播,行距40cm,沟深4cm株距12cm,播种后踩底格子,覆土3cm。田间管理同大田。分别于30天、60天、90天、120天进行取样测定,并对甘草的地上、地下部分相关指标进行测定,每次处理5株;
2、试验地情况
试验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甘草种植基地进行,县境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县境内南北气温差异大,年平均气温7.9℃;降雨偏少,年平均气温8.1℃;光热资源丰富,年均日照时为2179小时。全县年均降雨量489毫米,无霜期142天;
3、相关指标的测量方法
长度指标:株高、根长采用米尺和游标卡尺直接测量;
质量指标:根茎干重采用净化(用柔软湿布擦净)杀青(105℃烘箱中烘15min)烘干(70~80℃烘箱,烘至恒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小海,未经马小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9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