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土地利用评价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55650.4 | 申请日: | 2015-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387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6 |
| 发明(设计)人: | 罗平;罗婷文;姚尧;肖琳;文楚君;沈少青;李全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 |
| 主分类号: | G06Q10/06 | 分类号: | G06Q10/06;G06Q10/04;G06Q50/2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中一专利商标事务所44237 | 代理人: | 孙勇娟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福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土地利用 评价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土地规划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土地利用评价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中,几百年来的城市扩张均是一种基于平面城市发展理论的平铺模式,这种模式强调以地面为基面、铺开来安排城市生产生活空间。随着人类社会的加速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及城市土地资源的紧缺,在城市化快速推进的背景下,城市发展经历了“先平面、再地上、进而立体开发”的演变过程,城市发展已经从单纯依托土地和人口的数量扩张阶段,转变为结构、质量及效益并重的城市化进一步深化、发展的新阶段。但目前常采用基于二维空间思维模式的平面土地开发管理技术进行土地利用评价,该基于二维空间思维模式的平面土地开发管理技术不能系统地支撑土地立体化利用下空间资源的调查、评价、规划,无法适用于立体化方向发展的城市。譬如:二维空间思维模式的平面土地开发管理技术无法表达立体化利用模式下空间资源的数量和形态、无法评估空间资源的潜力和适宜用途、无法实现空间资源对于生产生活需求的合理配置等,从而无法实现立体化利用模式下土地空间资源的优化配置、动态仿真和实时预警,在技术层面上严重地制约了我国城市土地空间立体化利用实践的开展。
综上所述,传统的基于二维空间思维模式的平面开发管理技术已无法适用于立体化方向发展的城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土地利用评价方法及装置,以适用于立体化方向发展的城市。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土地利用评价方法,包括:
确定立体化利用形式的参考评价对象,所述参考评价对象包括建筑立体利用、立体交通建设和立体绿化中的至少一种;
设置所述参考评价对象的利用形态指标和利用效益指标,所述利用形态指标和利用效益指标均为立体化形式的指标;
基于所述参考评价对象的利用形态指标和利用效益指标,构建土地利用评价模型。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土地利用评价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立体化利用形式的参考评价对象,所述参考评价对象包括建筑立体利用、立体交通建设和立体绿化中的至少一种;
设置模块,用于设置所述参考评价对象的利用形态指标和利用效益指标,所述利用形态指标和利用效益指标均为立体化形式的指标;
构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参考评价对象的利用形态指标和利用效益指标,构建土地利用评价模型。
由上可见,本发明实施例采用立体化利用形式的参考评价对象,可适用于立体化方向发展的城市,满足城市立体开发情况下土地空间高效集约利用的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和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土地利用评价方法的基本流程图;
图2是传统的基于二维空间思维模式的平面开发管理技术的建筑密度的效果示意图;
图3是传统的开发管理技术的建筑容积率的效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地利用评价方法以建筑立体利用为参考评价对象时的指标建筑体量的效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地利用评价方法以建筑立体利用为参考评价对象时的空间混合利用度的效果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地利用评价方法以建筑立体利用为参考评价对象时的职能类型i建筑体量指数(以商业建筑体量指数为例)的效果示意图;
图7是传统的基于二维空间思维模式的平面开发管理技术下的公共汽车交通系统中的平面时间通达度的效果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地利用评价方法以立体交通建设为参考评价对象时的立体时间通达度的效果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地利用评价方法以立体交通建设为参考评价对象时的立体空间通达度的效果示意图;
图10是传统的基于二维空间思维模式的平面开发管理技术评价区域绿地的分布的效果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地利用评价方法以立体绿化为参考评价对象时地均三维绿度的效果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土地利用评价方法以立体绿化为参考评价对象时建筑绿量均匀度的效果示意图;
图13是传统的基于二维空间思维模式的平面开发管理技术在绿化方面的平面绿化降温指数的效果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未经深圳市数字城市工程研究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565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G06Q 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数据处理系统或方法;其他类目不包含的专门适用于行政、商业、金融、管理、监督或预测目的的处理系统或方法
G06Q10-00 行政;管理
G06Q10-02 .预定,例如用于门票、服务或事件的
G06Q10-04 .预测或优化,例如线性规划、“旅行商问题”或“下料问题”
G06Q10-06 .资源、工作流、人员或项目管理,例如组织、规划、调度或分配时间、人员或机器资源;企业规划;组织模型
G06Q10-08 .物流,例如仓储、装货、配送或运输;存货或库存管理,例如订货、采购或平衡订单
G06Q10-10 .办公自动化,例如电子邮件或群件的计算机辅助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