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滨海重度盐碱地土壤改良及植被构建体系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655621.8 申请日: 2015-10-12
公开(公告)号: CN105230167B 公开(公告)日: 2017-03-01
发明(设计)人: 王胜 申请(专利权)人: 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
主分类号: A01B77/00 分类号: A01B77/00;A01B79/02;A01G17/00;A01G1/00;A01G25/00;G05B19/418
代理公司: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7205 代理人: 宋玉霞
地址: 261106 山东省***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滨海 重度 盐碱地 土壤改良 植被 构建 体系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盐碱地改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滨海重度盐碱地土壤改良及植被构建体系。

背景技术

土地盐碱化是人类面临的一个世界性难题,我国有大面积的盐碱化土地,主要分布在华北平原、东北平原、西北内陆地区及滨海地区。盐碱地中种植植物的成活率一般都很低,因而严重影响着我国的农林业生产。

土壤中盐碱过多时,就会形成盐害,影响植物的正常生长。盐碱对植物可造成两种危害:一是毒害作用,当植物吸收进较多的钠离子或氯离子时,就会改变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最终会造成植物死亡;二是提高了土壤的渗透压,给植物根的吸收作用造成了阻力,使植物吸水发生困难,出现细胞脱水、植株萎蔫,最后导致植物死亡。因此,对盐碱地进行合理的利用、彻底改良盐碱地、培育抗盐碱植物品种将是未来的发展方向。

目前,我国盐碱地的分布如下:

1.西北内陆盐碱区:包括新疆大部分地区,青海的柴达木盆地,甘肃的河西走廊和内蒙西部。

2.黄河中上游半干旱盐碱区:包括青海,甘肃东部,宁夏,内蒙的河套地区以及陕西,山西的河谷平原。

3.黄淮海平原干旱半干旱洼地盐碱区:包括黄河下游,海河平原,黄淮平原,地跨京津冀鲁豫以及皖北苏北原。

4.东北半湿润半干旱低洼盐碱区:包括松嫩平原,辽西盆地,三江平原和呼伦贝尔地区。

5.沿海半湿润盐碱区:包括华东,华南及江北沿海地区。

每个盐碱区的环境不一样,因此治理的侧重点也不太相同。以沿海半湿润盐碱区(又称滨海重度盐碱地)为例,滨海重度盐碱地的主要特点:是含有较多的水溶性盐或碱性物质。由于土壤内大量盐分的积累,引起盐碱地一系列土壤物理性状的恶化;或是黏质盐碱土:结构粘滞,通气性不好,容重高,土温上升慢,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活动性差,养分释放慢,渗透系数低,毛细作用强。或是沙质盐碱土:田间持水量和土壤肥力低,土壤饱和提取矿化度很高,土壤蒸发造成表土盐分聚集严重。

采用传统单一的治理方式,效果不够理想,而由于各个方式之间存在严重的相互制约关系,简单的将传统单一治理方式进行综合只会起到费时费力、见效极慢的效果,甚至有可能加剧盐碱地的程度(例如,化肥改良与生物改良相冲突时,有可能导致生物死亡,吸收的盐分重新进入土壤中;物理改良和灌水洗盐相冲突时,有可能导致盐碱地的地下水位提升,出现海水倒灌的现象)。也正因为如此,将各种手段综合起来对盐碱地进行处理,存在很多技术难题。

本发明就旨在解决这些技术难题,设计一种更加合适的滨海重度盐碱地的综合改良方法,对滨海地区的盐碱地进行改造,提供一种滨海重度盐碱地土壤改良及植被构建体系。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滨海重度盐碱地土壤改良及植被构建体系,由四大部分内容组成,依次为土壤改良部分、耐盐碱植物资源及种植技术部分、灌排配套系统部分、采用自动信息化技术对盐碱地改良与运营进行管理部分,从上述四个部分对盐碱地从改良到植被构建,形成一整套完整的运营体系,为滨海地区重度盐碱地改良提供了切实可行的高效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滨海重度盐碱地土壤改良及植被构建体系,由四部分内容组成,依次为土壤改良部分、耐盐碱植物资源利用及种植技术部分、灌排配套系统部分、采用自动化信息技术对盐碱地改良与运营进行管理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部分:土壤改良,包括排盐体系构建、洗盐及土壤结构调理步骤,

(一)排盐体系构建

排盐体系采用明沟和暗管,其中明沟、暗管及暗管的集水管均相通,共同起到排盐效果;

a.所述明沟是在所述待处理盐碱地四周进行挖掘,宽度为0.4-0.6m,深度为0.8-1.6m,坡度为0.1%-0.3%;

b.在所述待处理盐碱地的地表下层铺设排盐集水管网,所述排盐集水管网由地下暗管和集水管组成,所述地下暗管是PE单壁打孔波纹管,管径为110mm;所述地下暗管的外围包裹有砂滤料,以防止粉末性土壤颗粒进入管内堵塞地下暗管,砂滤料厚度为6-8mm,并选取颗粒分布均匀的天然砂;所述地下暗管的铺设间距5-30m,地下暗管的顶部距离所述待处理盐碱地的土层表面的深度为80-160cm;所述地下暗管根据所述待处理盐碱地土层的排水走向形成0.5‰的倾斜度铺设,末端统一连接集水管;所述集水管是管径为200mm的PVC-U排水管,所述集水管的铺设坡度为0.7‰;

(二)洗盐及土壤结构调理步骤,具体如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潍坊友容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562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