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锐角槽形钣金零件的折弯模具及折弯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54242.7 | 申请日: | 2015-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68847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7 |
| 发明(设计)人: | 倪兴屹;张蓓;孙奇;安红伟;卢争高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5/06;B21D45/04 |
| 代理公司: | 中国航空专利中心 11008 | 代理人: | 杜永保 |
| 地址: | 710089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锐角 槽形钣金 零件 折弯 模具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飞机制造领域的一种钣金折弯成形技术,具体是一种钣金折弯组合模具及折弯成形方法,尤其适用于高强度、高回弹材料折弯成形为宽度窄、锐角度、低弯边的标准槽形件。
背景技术
在飞机零件制造领域随着用户对飞机寿命、减重量效果、燃油经济性等要求越来越严格;板金槽形件重量轻,刚性及强度优良的特性在飞机加强结构方面使用普遍。公知高强度、高回弹材料钣金成形往往需更大变形量使其反弹后获得所需形状。尤其是宽度窄、锐角度、低弯边的标准槽形件通用于各种机型,受到成形模具限制无法克服回弹及成形后余量切割问题,因生产批量大严重制约生产效率。
目前公知的折弯模具一般为V型或凹字型截面整体式下模结构,弯曲成形时板料受下模槽口两侧向上支撑力,同时上模向下压折弯中心使毛料产生弯曲。按照传统折弯模具成形锐角度标准槽形件存在二个方面缺陷,一是过弯曲变形后回弹零件卡在槽内卸件困难,由于零件小刚性差,强行卸件产生变形修正困难;二是通用折弯模具槽口较宽,成形需带余料,由于宽度窄剪刀无法深入槽形内部,成形后切割余料难度大。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锐角槽形钣金零件成形现有技术中的折弯卸件、余料切割、回弹控制困难引起生产效率低方面的缺陷,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锐角槽形钣金零件折弯模具及折弯方法,解决零件与模具分离及成形回弹问题,不需余料、能快速制造形状稳定、规则的锐角度标准槽形件。
一种锐角槽形钣金零件的折弯模具,含有上模体和下模体,上模体的前端与槽形钣金零件的锐角对应,并设有与弯边位置对应的躲避空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体是一个组合体,由第一半模、第二半模、模芯、卸件板、弹性介质、模座、若干焊块组合而成的长方体结构,第一半模、第二半模和模芯位于下模体的上部,模芯位于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之间,模芯与第一半模之间有限位台阶,模座位于下模体的下部,模座上有置放弹性介质的横槽,模座的两侧分别通过焊块与第一半模的外侧和第二半模的外侧固定连接,模座横槽的顶部与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的底部有一定的间隙,卸件板是一个活动板,置于模芯与模座横槽的顶部之间的间隙内。
使用上述折弯模具成形锐角槽形钣金零件的折弯方法,将板料置于下模体的上表面适当位置,下降上模对板料施压,在上模的压力下,模芯下降,模芯的上表面与两侧的第一半模和第二半模之间形成钣金零件的锐角成形槽,并压缩模座横槽内的弹性介质储能,钣金零件一侧的锐角槽成形后,上升上模,弹性介质恢复变形向上顶卸件板推动模芯上升将零件顶出下模,模芯的上升高度受限位台阶的制约,重复上述动作成形钣金零件另一侧的锐角槽即可。
本申请有益效果是:
1.本申请采用可动内置模芯组合结构,通过模芯的下陷形成零件的锐角成形槽,模芯压缩弹性介质储能,通过弹性介质复位解决零件与模具成形后卸载自动分离问题,克服强行卸件引起的变形,提高卸件效率。
2.本申请采取模具本体定位,无需试模调整传统模具外侧定位挡板,可以满足低弯边无余料折弯成形,解决了小截面零件折弯后切割余料困难问题。
3.本申请通过采取折弯过变形的方法,克服变形量不足产生回弹问题;通过控制上模体下降深度克服回弹量不均匀问题,产品质量稳定、对操作者水平依赖低。
以下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锐角槽形钣金零件的结构示意
图2是折弯模具下模体的结构原理示意
图3是锐角槽形钣金零件的折弯成形示意
图4是锐角槽形钣金零件折弯成形时模芯下陷示意
图5是锐角槽形钣金零件折弯成形后弹性介质顶起模芯复位卸件示意
图6是弹性介质在压缩状态下下模剖面结构示意
图7是弹性介质在复位状态下下模剖面结构示意
图中编号说明:1零件,2模芯,3第一半模,4第二半模,5卸件板,6模座,7焊块,8模芯台阶,9第一半模台阶,10限位台阶,11活动限位板,12锐角度弯边,13横槽,14上模体,15躲避空间,16弹性介质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参见附图,实施例标准槽形件如图1所示,锐角槽形钣金零件1的几何特征为截面槽形结构,槽形两侧均含有锐角度弯边1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未经中航飞机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飞机分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424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地暖管道槽成型组合模具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冲压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