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森林生长模型进行防护林造林设计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3620.X | 申请日: | 2015-10-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96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09 |
发明(设计)人: | 冯仲科;吴言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林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G23/00 | 分类号: | A01G23/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83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 森林 生长 模型 进行 防护林 造林 设计 方法 | ||
一、技术领域
该发明以森林生长模型为依据,用于防护林造林设计及林分调节。
二、技术背景
传统造林中只是对造林树种进行分析,对生长情况进行估计而制定出初始的造林规划,在森林成长过程中,对于胸径,密度,生物量,林龄等相关问题没有细致的认识,对森林总体树木生长到何种条件时,生物量具有最大值不能从科学的角度认知。因此在初始造林阶段以及之后的调控阶段,具有一定的盲目性。本发明依托森林生长模型,对混交林生长过程进行分析,得到林分生物量蓄积达到最大时森林所具有的平均表现形式,以其为基准来反推出初始造林密度,及后期管理方案。
三、发明内容
以m种树作为造林树种,其中1号为主导树种。引入胸径与林龄模型林分平均直径与林分密度模型林分某一树种生物量与其胸径模型通过森林总体生物量B与林分密度,树种胸径等相关函数关系,得出总体生物量达到最大时最佳径阶最佳林龄最佳密度NB。以最佳密度为依据推出初始造林株行距进行初始造林,达到最佳造林的目的。以最佳径阶d*为依据,和平均胸径进行比较,当d*大于时,对林分实施择伐,达到调节林分的目的。
本发明方法的优点在于:精确分析林分,调控方便。
四、附图说明:
无。
五、具体实施方式:
1、对于不同的造林树种根据其特有的生长模型,根据其生长模型将胸径与林龄胸径与林分密度胸径与生物量依次写出,并查找统计分析得出的数值将各个树种的系数带入;
2、根据1中的公式以及总的生物量联立,分析得出在总生物量最大即B=Smax时最佳径阶最佳林龄同时求加权平均年龄得出平均林龄在得到平均林龄后即可推出最佳密度NB,从而得到最佳株行距a。
3、以最佳密度NB和混交比ki进行造林,由以上可得在造林过程中株行距为最佳株行距,即
4、在生长阶段,当监测到平均直径超过最优直径d*时,对林分实施择伐经营,调整至d*附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林业大学,未经北京林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362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支架输送系统
- 下一篇:一种高产水稻的种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