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翻盖床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52215.6 | 申请日: | 2015-10-1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5594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5-1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刚 |
| 主分类号: | A47C17/00 | 分类号: | A47C17/00;A47C17/8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30000 安徽省合肥市包河***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翻盖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家具领域,具体为翻盖床。
背景技术
现在城市房价飞涨,住房紧张,家庭生活空间狭小。如何有效地利用有限的空间,发挥空间最大的利用率,成为大家非常关心的问题。床作为一种传统的休息工具,休息以外的时间用处不大,在房间里却占据着不小的空间,怎么发挥床在休息之余的作用,值得大家思考。
现在对床再利用基本分为两种:利用床的上部空间的双层床,如一种上下子母床(CN201210217942.6);利用床下部空间放置小床的子母床,如子母床(CN201220566886.2)。
双层床上铺上下不方便,安全性也不好。子母床则存在对母床内部空间利用不够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床盖的床,床盖与床头连在一起,可以活动。休息的时候将床盖翻起,发挥床的休息功能;起床后把床盖合上,床盖上面做其他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翻盖床,其包括,床体1,床盖2,支撑杆3,连接点4,连接点5,连接点6,连接点7。
所述床体(1)通过连接点(4)、连接点(5)与所述床盖(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与所述床盖(2)上连接点(6)铰接,在所述床盖(2)翻起的时候,所述支撑杆(3)的另一端支撑在连接点(7)上。
所述床体1的高度为20—60cm。
所述床盖2的深度为20—40cm。
所述床盖2是活动的,可以翻起或合上。
所述的床盖2的尺寸是可以变化的。
所述的床盖2的形状是可以变化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利用了床上方的空间,提高了房间空间利用率。
2、合上床盖,可以防止灰尘落在床上。
3、将现代人杂乱的床铺遮住,避免尴尬。
4、床盖上面可以做其他用途,增加了床的功能。
5、结构简单,容易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盖子的床,床盖与床头连在一起,可以活动。休息的时候将床盖翻起,发挥床的休息功能;起床后把床盖合上,床盖上面做其他用途。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翻盖床,其包括,床体1,床盖2,支撑杆3,连接点4,连接点5,连接点6,连接点7。
所述床体(1)通过连接点(4)、连接点(5)与所述床盖(2)转动连接,所述支撑杆(3)的一端与所述床盖(2)上连接点(6)铰接,在所述床盖(2)翻起的时候,所述支撑杆(3)的另一端支撑在连接点(7)上。
所述床体1的高度为20—60cm。
所述床盖2的深度为20—40cm。
所述床盖2是活动的,可以翻起或合上。
所述的床盖2的尺寸是可以变化的。
所述的床盖2的形状是可以变化的。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中,1-床体,2-床盖,3-支撑杆,4-连接点,5-连接点,6-连接点,7-连接点。
如附图所示,翻盖床,由床体1和床盖2组成。床体1和床盖2转动连接在连接点4和连接点5处,支撑杆(3)的一端与床盖(2)上连接点(6)铰接,床盖2合上时,支撑杆3与连接点7是分开的,床盖2翻起时,支撑杆3的另一端支撑在连接点7上。
实施例1
所述床体1优选为实木制成,颜色为暗红色,形状为长200cm、宽150cm、高50cm的长方体。
所述床盖2优选为实木制成,颜色为暗红色,形状为中空有底长方体,长200cm、宽150cm,厚10cm。
所述支撑杆3优选为铝合金材料制成,颜色为银色,形状为宽2cm、厚0.2cm的长条状。
实施例2
所述床体1优选为软皮制成,颜色为浅棕色,形状为半径为110cm,高度为60cm的圆柱体。
所述床盖2优选为钢化塑料制成,颜色为天蓝色,形状为中空有底圆柱体,半径为80cm,厚40cm。
支撑杆3优选为不锈钢材料制成,形状为半径0.5cm、厚0.1cm的中空管。
使用实施例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刚,未经李刚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221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