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豆豉味煳辣椒蘸水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1526.0 | 申请日: | 2015-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41856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24 |
发明(设计)人: | 刘剑秋 | 申请(专利权)人: | 遵义市刘胡子食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3L27/10 | 分类号: | A23L27/10;A23L11/00;A23L33/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雪梅 |
地址: | 563000 贵州省遵义市***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豆豉 辣椒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食品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豆豉味煳辣椒蘸水。
背景技术
在我国,南方与北方的饮食习惯差别很大,北方以面食为主,喜欢清淡的食物。这是因为北方相对比较缺水且气候干燥,所以不宜食用辛辣刺激的食物。而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的四川、贵州、云南,因为气候温暖潮湿,所以人们喜爱辣椒制品,这是因为辣椒既可以开胃,又能达到驱寒的效果。故在西南地区,辣椒制品的种类繁多,且不同的辣椒制品吃法不同,配食的食物也不同。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开胃、去寒的水豆豉味煳辣椒蘸水。
一种水豆豉味煳辣椒蘸水,其配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水豆豉20~30%、煳辣椒5~10%、盐1~3%、姜米3~5%、酱油1~3%、味精0.5~1%、蒸馏水55~60%;各组分之和为100%。
采用上述组分制备水豆豉味煳辣椒蘸水的方法为:
(1)、选料:选用优质干辣椒,去除烂椒、虫椒;将挑选出的干辣椒用清水清洗干净,沥干;
(2)、将沥干的干辣椒放入40~50度滚桶锅内烘炒30分钟,再将温度调至70~80度,至辣椒八成煳,再将带糊味的辣椒用搅拌器制成直径在1~2㎜之间的颗粒状;
(3)、备料:将上述各组分原料根据需要称量备用;
(4)、将备好的水豆豉、煳辣椒、盐、姜米、酱油混合搅拌均匀倒入铁锅内,加入备好的蒸馏水在70~80度之间,炒制90分钟,再加入备好的味精搅拌均匀,继续炒制5分钟,出锅冷却至50度,得水豆豉味煳辣椒蘸水;
(5)、检验:按照产品标准检验;
(6)、称量、装瓶、入库。
上述水豆豉味煳辣椒蘸水的优选配料组分按重量百分比为:水豆豉25%、煳辣椒8%、盐2%、姜米4%、酱油2%、味精1%、蒸馏水58%。
本发明是根据贵州人的饮食习惯研制的一款辣椒制品,不仅开胃、还具有除烦、解腥毒、去寒热的作用。特别适合居家使用和外出旅游携带。
具体实施方式
豆豉以大豆或黄豆为主要原料,利用毛霉、曲霉或者细菌蛋白霉的作用,分解大豆蛋白质,达到一定程度时,加盐、加酒、干燥等方法,抑制霉的活力。延缓发酵过程而制得。豆豉的种类繁多,按加工原料分为黑豆豉、黄豆豉;按口味可分为咸豆豉和淡豆豉;按形态可分为干豆豉和水豆豉。但不管是哪种豆豉,其所达到的功效都基本相同。
本发明一种水豆豉味煳辣椒蘸水是根据贵州人的生活习惯研制出的一种辣椒制品,其组分为(按重量百分比):水豆豉20~30%、煳辣椒5~10%、盐1~3%、姜米3~5%、酱油1~3%、味精0.5~1%、蒸馏水55~60%;各组分之和为100%。
采用上述组分制备水豆豉味煳辣椒蘸水的方法为:
(1)、选料:选用贵州遵义本地优质干辣椒,去除烂椒、虫椒;将挑选出的干辣椒用清水清洗干净,沥干;
(2)、将沥干的干辣椒放入40~50度滚桶锅内烘炒30分钟,再将温度调至70~80度,至辣椒八成煳,再将带糊味的辣椒用搅拌器制成直径在1~2㎜之间的颗粒状;
(3)、备料:将上述各组分原料根据需要称量备用;
(4)、将备好的水豆豉、煳辣椒、盐、姜米、酱油混合搅拌均匀倒入铁锅内,加入备好的蒸馏水在70~80度之间,炒制90分钟,再加入备好的味精搅拌均匀,继续炒制5分钟,出锅冷却至50度,得水豆豉味煳辣椒蘸水;
(5)、检验:按照产品标准检验;
(6)、称量、装瓶、入库。
本发明在经过多次试制后,得出配料的优选方案为(按重量百分比):水豆豉25%、煳辣椒8%、盐2%、姜米4%、酱油2%、味精1%、蒸馏水58%。
本发明中水豆豉是可以在本地市场上购买到的产品,同时企业也可自行加工,水豆豉的加工方法很简单,可根据传统工艺制作。采用传统加工工艺制作出的水豆豉口感比较淡,有一种淡淡的豆制品香味。
本发明是技术人员根据贵州人民的饮食习惯研制出的一种风味独特、口感香淳的辣椒制品,其既可以用作火锅蘸水、素菜蘸水,又可以用作面条的佐料。特别是外出旅游时添加在方便面中非常可口。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遵义市刘胡子食品有限公司,未经遵义市刘胡子食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15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户认证装置和方法
- 下一篇:具有偏压材料及背侧阱的成像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