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对脉络膜成像的方法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50442.5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963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4-20 |
发明(设计)人: | 艾伦·博阿特;杰里米·劳埃德·格里宾;戴维·亚历山大·卡恩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尼迪斯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3/12 | 分类号: | A61B3/12;A61B3/14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慧永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90 | 代理人: | 曹正建;陈桂香 |
地址: | 加拿大*** | 国省代码: | 加拿大;CA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络 成像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基本上涉及对眼睛成像的方法和装置。更特别地,本发明涉 及对脉络膜(choroid)成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眼底成像器(fundusimager)及检眼镜(ophthalmoscope)的使用被很好 地确立为一种用于无侵入地检查人眼的视网膜以辅助眼睛病理的检测和 识别的手段。此类仪器经由眼睛的瞳孔注入光,并收集从视网膜反射且 经由瞳孔返回的光。
这类观察非常适用于检查视网膜的上层,并惯常地显示明亮的视神 经乳头(opticalnervehead;ONH)以及向后通向ONH的血管。
视网膜下面的层(即脉络膜)对于这类观察仍然是基本上保持隐蔽的, 这是因为大部分入射光在到达脉络膜层之前被反射或吸收。脉络膜还被 称为黑质膜(choroidea)或脉络层(choroidcoat),且是一种包含眼睛的结缔 组织且位于视网膜与巩膜之间的血管层,如图1所示。在人体中,脉络 膜的厚度为约0.5mm。脉络膜向视网膜的外层提供氧及营养。
对脉络膜的无侵入地观察可提供与诸如脉络膜黑素瘤及脉络膜血管 增生等多种眼病有关的有用且重要的信息。
发明内容
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眼睛的脉络膜成像的方法。所述 方法包括通过经由所述眼睛的巩膜传播入射光的实质部分来以经巩膜方 式照射所述脉络膜。所述入射光具有位于近红外线区域中的波长谱,且 所述巩膜用作用于基本上经由内部全反射来引导所述入射光的波导,以 从所述眼睛的后部照射所述脉络膜。通过使用图像传感器收集经由所述 眼睛的所述脉络膜和瞳孔射出的光来获得所述脉络膜的多个透射图像。 将所述脉络膜的所述多个透射图像集成为所述脉络膜的单个集成图像。
在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对眼睛的脉络膜出现的装置。所述 装置包括照射源、图像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照射源通过经由所述眼睛 的巩膜传播入射光的实质部分来以经巩膜方式照射所述脉络膜。所述入 射光具有位于近红外线区域中的波长谱,且所述巩膜用作用于基本上经 由内部全反射来引导所述入射光的波导,以从所述眼睛的后部照射所述 脉络膜。所述图像传感器收集经由所述眼睛的所述脉络膜和瞳孔射出的 光,以获得所述脉络膜的多个透射图像。所述处理器配置成将所述脉络 膜的所述多个透射图像集成为所述脉络膜的单个集成图像。
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结合附图阅读以下对具体实 施例的说明之后,本发明的其他方面及特征将变得明显。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仅以示例的方式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在附图中:
图1为眼睛的侧剖视图;
图2为巩膜和角膜的剖面图,其显示根据实施例的典型光路;
图3为散射介质的典型极性图,其显示与向后散射相比优先选择向前 散射;
图4为眼睛及下方的周围皮肤的正视图,其图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注 入光以对脉络膜成像的区域;
图5为脸的侧视图,其显示根据实施例的在眼睛下方(或朝向边缘)发 射的光以及经由瞳孔射出以对脉络膜成像的光;
图6为经由下眼睑注入光以照射脉络膜而获得的脉络膜的图像;
图7是经由下眼睑的不同部分注入光以照射脉络膜而获得的脉络膜 的图像,其中如在传统眼底图像中,左上部显现为被后部照射,而右下 部显现为被前部照射;
图8为图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对脉络膜成像的方法的流程图;以及
图9为图示根据实施例的用于获得脉络膜的多个图像并将该多个图 像转换成脉络膜的单个图像以改善信噪比和对比度并降低运动模糊的方 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般地说,本发明提供了用于对脉络膜成像的方法和装置。
下面的特征可共同地或单独地或以其任意组合包括于各种示例性实 施例中。
本发明提供一种如图8所示的用于对脉络膜成像的方法。所述方法 包括:使用入射光间接地照射眼睛的脉络膜,所述入射光具有位于近红 外线区域中的波长谱(802);以及使用图像传感器收集经由眼睛的脉络膜 及瞳孔射出的光,以获得脉络膜的图像(80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尼迪斯公司,未经安尼迪斯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04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节肢动物微振动感受器结构的幅频响应特性在线检测装置
- 下一篇:一种新型拖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