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管二次雷达询问次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50385.0 | 申请日: | 2015-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42265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13 |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辉;李宏伟;任周唱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S13/76 | 分类号: | G01S13/76;G01S7/282 |
| 代理公司: | 北京聿宏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72 | 代理人: | 张文娟;朱绘 |
| 地址: | 621000***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次 雷达 询问 次数 自适应 控制 方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管二次雷达技术,尤其涉及一种航管二次雷达询问次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航管二次雷达系统是专为完成对协作目标探测/识别而设计,一般包括地面询问设备和天线系统、机载应答设备和应答天线系统以及点迹录取和显示设备等,其利用机载应答设备应答地面询问设备发射的电磁波完成对空中协作目标进行探测定位。电磁波在空中以光速传播,地面询问设备通过测定应答信号滞后询问信号的时间测量目标的距离,同时,根据应答脉冲信号的幅度和相位,采用单脉冲测角理论测量目标方位。通常,目标距离测量精度较高,而目标位置测量会有一定偏差,这主要是受目标方位测量精度的影响。
由于信号的混扰、窜扰以及由反射引起的多径等问题,询问设备通过单次询问并测量的目标方位置信度不高,为提高测量目标方位的置信度,询问设备在一次询问过程常采用对目标进行多次询问的方式。
目前航管二次雷达询问设备为综合考虑在不同环境下的目标方位测量精度,一次询问过程均采用M次询问。在工作环境良好情况下,小于M次数询问即可得到高置信度的目标方位,多余询问次数增加了应答信号占据时间,加剧了对其他询问设备的干扰;在工作环境较差情况下,M次数询问又不能满足询问设备目标方位测量精度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航管二次雷达询问次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及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由于询问次数固定不变不能更好适应不同工作环境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航管二次雷达询问次数自适应控制方法,包括:
步骤a:设置当前询问次数n=1;
步骤b:对目标发起第n次询问,并获得第n次询问测量的目标方位值;
步骤c:计算前n次询问测量的目标方位值的平均不确定度判断是否小于预设阈值,若小于,停止对目标询问,并将前n次目标方位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目标方位值,若不小于,则将n加1,转步骤b。
进一步的,步骤a还包括:初始化最大询问次数Max;
步骤c中,若不小于预设阈值,则将n加1,具体包括:
判断当前的询问次数n是否等于最大询问次数Max,若是,则将前n次目标方位值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目标方位值;若否,则将当前询问次数n加1,转步骤b。
进一步的,步骤a还包括:初始化最小询问次数Min;
在步骤b之后,步骤c之前,还包括步骤e:判断当前询问次数n是否小于最小询问次数Min,若是,则将当前询问次数n加1,转步骤b;若否,转步骤c。
进一步的,预设阈值为T=kσθ,其中θB为天线波束宽度,为接收目标应答信号的信噪比,k为精度系数,k>1。
进一步的,平均不确定度满足:
其中,Ni为第i次询问测量获得的目标方位值;
为n次询问测量获得的目标方位值的平均值。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航管二次雷达询问次数自适应控制装置,包括:
初始化模块,用于设置当前询问次数n=1;
目标方位值获取模块,用于对目标发起第n次询问,并获得第n次询问测量的目标方位值;
平均不确定度计算模块,用于计算前n次询问测量的目标方位值的平均不确定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四川九洲电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503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