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门窗型材用角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49758.2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95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2-03 |
发明(设计)人: | 高群;薛维丽;孙生根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克络蒂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克络蒂材料科技发展(宿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59/00 | 分类号: | C08L59/00;C08L75/06;C08L91/06;C08K5/098;C08K5/09;B29C47/92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王婧 |
地址: | 20161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门窗 型材用角码 材料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的门窗型材用角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甲醛(POM)具有优良的综合性能,是五大工程塑料之一。但是,聚甲醛作为工程塑料,由于聚甲醛结晶度高,极易形成大的球晶结构,造成POM树脂缺口敏感性大,耐冲击强度低,往往以脆性方式遭到破坏,使其在工程塑料领域中的应用和发展受到了限制。因此多年来,进一步提高工程塑料POM的冲击韧性成为主要研究方向。由于热塑性聚氨酯(TPU)弹性体与POM溶度积相接近具有一定的相容性,提高了聚甲醛POM的耐冲击性,其缺口冲击强度比纯POM树脂明显提高,目前,多采用TPU来增韧POM,即用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改性聚甲醛可以提高聚甲醛的抗冲击强度。但是对于纯POM低TPU质量分数的体系,TPU以分散相粒子存在于POM中。当受到冲击作用时,锐利的缺口产生的裂纹迅速增长,容易直接从POM大的球晶晶粒之间穿过,使材料脆性破坏,即使裂纹发展过程中遇到一些TPU弹性粒子,吸收的能量也有限,因而韧性提高的幅度并不大。只有当TPU的质量分数达到50%时,POM/TPU复合材料的亚微相态呈现双连续相,POM/TPU复合材料才能成为超韧体系。由于TPU的价格比较昂贵,如此大的TPU添加量导致了具有良好韧性的POM的价格居高不下。虽然,杜邦(DuPont)公司采用机械共混和接枝共聚的方法开发出超韧性TPU/POM合金,但要明显的表现出脆~韧转变现象,TPU也必须添加超过35%的量,这大大增加了成本,限制了POM的广泛使用。
专利CN102675818B《一种增强增韧聚甲醛及其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增强增韧聚甲醛,是由以下组分经以下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将POM树脂100份与抗氧化剂0.1~0.3份、甲醛吸收剂0.05~2份、甲酸吸收剂0.05~0.5份、热塑性聚酯弹性体15~30份、经表面处理的官能化多壁碳纳米管0.05~5份和润滑剂0.05~0.5份加入高速混合机中混合,再用排气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混炼,挤出造粒,即得,其中,螺杆转速50~200转/分,料筒温度140~220℃。该发明采用具有较高热稳定性及优异强韧性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及具有较高长径比、且与POM基体相容性较好的官能化多壁碳纳米管与POM复合,实现POM增强增韧,缺口冲击强度可达25KJ/m2左右,并保持较高拉伸强度,可达41~45MPa。该专利虽然能使缺口冲击强度达到较高的程度,但是拉伸强度明显下降,并且使用了价格相对昂贵的碳纳米管及新的热塑性聚酯弹性体,改性的成本较高,不利于工业化生产。
专利CN102391605A《一种聚甲醛增韧剂、增韧聚甲醛及增韧剂的制备方法》公开了一种聚甲醛增韧剂及其制备方法,该发明采用的丙烯酸酯接枝苯乙烯类弹性体具有壳核结构,为壳核结构增韧机理,TPU为弹性体增韧机理,实现了改性剂的优势互补,增韧效果好,提高了增韧剂的相容性、分散性,其性能相比添加相同分数的单纯TPU增韧聚甲醛的抗冲击强度有显著提高,可提高5%~35%。该发明虽然大幅度地减少了昂贵的TPU弹性体的用量,添加少量的丙烯酸酯接枝苯乙烯类弹性体增韧剂,便可获得增韧效果良好的聚甲醛,极大地降低的增韧聚甲醛的成本,使增韧聚甲醛得到更加广泛的使用。但其增韧的效果仍然很有限,不能完全满足对聚甲醛冲击强度高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增韧效果好、成本低、力学性能优异的一种新型的门窗型材用角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门窗型材用角码材料,其特征在于,由包括以下组分的原料制成:
聚甲醛70~95份,
氨纶5~30份,
异氰酸酯相容剂3~10份,
润滑剂0.3~1份,
抗氧化剂0.2~0.5份,
增塑剂0.3~0.5份。
优选地,所述的聚甲醛为POMBS090,融指为8.7g/10min。
优选地,所述的氨纶为聚酯型氨纶废丝,数均分子量为100000~200000。
优选地,所述的异氰酸酯相容剂为多苯基多亚甲基多异氰酸酯(简称MDI)。
优选地,所述的润滑剂为硬脂酸钙、硬脂酸锌、硬脂酸和石蜡中的任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抗氧化剂为空间位阻酚类抗氧化剂1010、3-(3,5-二叔丁基-4-羟基)丙烯十八酯(简称抗氧化剂1076)和2,6-二叔基-4-甲酚(简称抗氧化剂264)中的之任一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克络蒂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克络蒂材料科技发展(宿迁)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克络蒂材料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克络蒂材料科技发展(宿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975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