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燃烧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9486.6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7003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崔玉峰;杨乐平;王爱武;房爱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清远市精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2B31/08 | 分类号: | F22B31/08;F22B35/00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罗晓林 |
地址: | 511518 广东省清远市横***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燃烧 | ||
一种智能燃烧机,其包括:燃料喷嘴、风机、传感装置以及控制装置;所述燃料喷嘴提供燃烧所需燃料,所述风机提供燃烧所需风量,所述燃料喷嘴设置于所述风机下游;所述传感装置采集烟气中氧气含量数据和蒸汽状态数据,所述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进行数据传输,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数据,控制所述燃料喷嘴的喷射量以及风机的转速。本发明的智能燃烧机将锅炉产出蒸汽的状态参数和锅炉烟气中的氧气含量作为控制装置的输入参数,提高了燃烧机的控制精度,即使在燃料的成分发生明显改变时,也可以保证具有合理的燃料空气比,从而减少锅炉热损失,提高热效率,并降低污染物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燃烧机,尤其涉及一种可根据烟气中含氧量以及蒸汽状态数据进行智能调节的燃烧机。
背景技术
锅炉是重要的以煤炭为燃料的能源消耗装置,但是,随着环保压力的增大,越来越多的锅炉改用使用清洁燃料的燃烧机。因此,能够燃烧天然气或者其它液体燃料的燃烧机技术受到日益重视。
锅炉对燃烧机的要求一是热效率高,二是污染物排放低。具体地,决定锅炉热效率和污染物排放的最主要因素是燃料和空气的比例,而最直接反映燃料和空气比例的参数就是锅炉排出的烟气中的氧气含量。烟气中氧气含量太高,说明风量太大,导致烟气带走的热量增加,从而锅炉的热效率下降。烟气中氧含量过低,则会造成炉膛中氧气不足,燃料燃烧不充分,化学能损失增加,浪费燃料。
同时,烟气中的CO、未燃燃料成分等污染物增加,会造成空气污染。因此,烟气中的氧气含量要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通常该数值控制在1~3%范围内。为了最大限度的节省燃料,在燃烧机运行过程中需要根据锅炉的负荷和环境变化甚至燃料成分的变化不断调节空气量和燃料量,保持锅炉出口烟气的氧气含量在最合适的范围内。
目前,燃烧机的自动调节有两种方式。一种是非连续调节,这种方式是指燃烧机功率从启动点火到全功率之间是阶梯式变化的。小功率的采用一级,即仅一个喷嘴。中等功率的燃烧机采用二级,大功率的采用三级。在运行过程中根据锅炉给出的蒸汽压力、温度等信号开或关一部分喷嘴实现燃料调节,同时相应的调节风门开度改变空气量。然而,这种调节方式只能大致保持燃料和空气比例合理。
另一种是连续调节或称作比例调节,燃烧器输出功率可在最大值(全负荷)与最小值之间连续变化,通常是采用气动式或电动式执行器来调节燃料空气比例。随着功率的增加可以保持燃料和空气比例基本不变。与非连续调节方式相比,功率调节更加灵活,并且在所有状态都可以保持燃料和空气比例基本合理。
这两种调节方式都是根据锅炉给出的蒸汽压力或温度信号来改变燃料量,同时相应改变空气量,而空气量的调节则是通过改变风门开度。这种调节方式存在两个缺点。一是燃料和空气的比例只能按照预先设定的规律进行调节,当燃料成分发生改变时(燃料的理论空气量也会改变),原先设定的燃料空气比例可能不再合适,从而会导致锅炉热效率下降,排放增加。第二个缺点是空气量的改变是通过调节风门实现的,导致在低负荷时虽然需要的空气量减少,但是风机所消耗的电能并没有减少,造成电能的浪费。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有必要提出进一步的解决方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燃烧机,以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智能燃烧机,其提供的燃料在炉膛中燃烧,所述智能燃烧机包括:燃料喷嘴、风机、传感装置以及控制装置;
所述燃料喷嘴提供燃烧所需燃料,所述风机提供燃烧所需风量,所述燃料喷嘴设置于所述风机下游;
所述传感装置采集烟气中氧气含量数据和蒸汽状态数据,并将采集到的数据发送至所述控制装置;
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接收的数据,控制所述燃料喷嘴的喷射量以及风机的转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清远市精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清远市精旺环保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948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