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多重保护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48293.9 | 申请日: | 2015-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854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23 |
| 发明(设计)人: | 陈善勇;阮海波;刘碧桃;李璐;关有为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 主分类号: | H01B5/14 | 分类号: | H01B5/14;H01B13/00 |
| 代理公司: | 重庆弘旭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50209 | 代理人: | 李靖 |
| 地址: | 40216***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重 保护 纳米 透明 导电 薄膜 | ||
1.一种多重保护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具体制备步骤为:
(1)将保护膜进行清洗;
(2)在保护膜上涂覆一层粘合力低的粘结剂,红外灯烘干;
(3)将银纳米线导电墨水涂覆在保护膜上,干燥后得到银导电网络;
(4)在银导电网络上涂覆一层导电物质,然后干燥;
(5)将高粘合力的粘结剂涂覆在导电网络上,然后将基底平放在粘结剂上方,干燥得到有保护膜的即用即撕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用的保护膜是PET膜、PE膜、PVC膜、PU胶保护膜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步骤(1)的清洗过程是将保护膜在乙醇溶液中超声10分钟,然后红外干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粘合力低的粘结剂为非常容易撕下的标签纸所用的可移除粘结剂或不干胶(阿里巴巴上购买),或少量常用粘结剂和大量非粘性物质配成的溶液。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步骤(2)的红外灯干燥使用的是500W的红外烘烤灯,干燥5分钟左右;这层粘结层厚度为10-30n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用的银纳米线是自制的,直径在30-50nm之间,长度在10-20μm之间;墨水银线含量在0.5%左右;除了银线外,墨水还含有分散剂、表面活性剂、流平剂、保湿剂和粘结剂等;墨水涂覆后,将其放入真空烘箱,110℃加热烘烤10分钟。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步骤(4)所述的导电物质为金属纳米离子(如金、银、铜等纳米粒子)、石墨烯、碳纳米管、导电氧化物等;将这几种物质的溶液涂覆在(3)所得的银纳米网络上,保持这些导电物质的厚度比银线网络的厚度小;然后先用红外烘烤灯烘烤3分钟,接着用真空烘箱100℃下干燥10分钟。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所用高粘合力粘结剂为环氧树脂、丙烯酸酯树脂、丙烯酸树脂、聚酯树脂、聚酰胺树脂、聚氨酯树脂、聚酰亚胺树脂、聚乙烯醇树脂、聚酮树脂、酚醛树脂、硅烷偶联剂、钛酸酯偶联剂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所用衬底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聚碳酸酯、聚酰亚胺(PI)或玻璃中的一种。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其特征在于:步骤(4)的干燥过程为先用红外烘烤灯干燥5分钟,然后放入真空烘箱中,110℃下真空干燥10分钟,得到一种多重保护的的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8293.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结构紧密型电缆
- 下一篇:一种全陶瓷型包覆燃料颗粒及其制备方法、燃料元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