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使用分隔壁精馏塔结合热泵精制甲醇的方法及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47969.2 | 申请日: | 2015-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18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6-13 |
| 发明(设计)人: | 吴嘉;林龙勇;鲍艳;胡晓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嘉 |
| 主分类号: | C07C31/04 | 分类号: | C07C31/04;C07C29/80;B01D3/14 |
| 代理公司: | 北京国昊天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15 | 代理人: | 刘戈 |
| 地址: | 310027 浙江省杭州市西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使用 隔壁 精馏塔 结合 精制 甲醇 方法 装置 | ||
1.一种使用分隔壁精馏塔结合热泵精制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粗甲醇预热后通入一共用提馏段的分隔壁精馏塔中,进行精馏处理;进料侧塔顶得到轻组分杂质,冷凝后采出;塔底得到含不挥发杂质的重组分杂质;非进料侧塔顶得到精甲醇蒸汽,所述精甲醇蒸汽经压缩机加压提高能量品位后用作分隔壁精馏塔再沸器的热源,换热冷凝后得到精甲醇;
所述粗甲醇预热的热工质包括所述分隔壁精馏塔塔底收集的重组分杂质、所述分隔壁精馏塔进料侧塔顶的轻组分杂质和低压蒸汽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压缩机所需动力由变频电机或背压式汽轮机提供,所述背压式汽轮机排出的背压蒸汽用作分隔壁精馏塔再沸器的补充热源,或作为粗甲醇预热器的供热介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使用分隔壁精馏塔结合热泵精制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甲醇为质量分数为20%~90%的甲醇,所述粗甲醇中还包括水、盐碱、醇类、酯类、醛类、醚类、烷烃类组分中的两种或多种,所述精甲醇的挥发度介于轻组分杂质和重组分杂质之间;所述分隔壁精馏塔为常压操作,所述分隔壁精馏塔进料侧的塔顶回流比为0.1~25,所述分隔壁精馏塔非进料侧的塔顶回流比为0.5~10。
3.一种使用分隔壁精馏塔结合热泵精制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粗甲醇预热后通入一共用提馏段的分隔壁精馏塔中,进行精馏处理;进料侧塔顶得到轻组分蒸汽,所述轻组分蒸汽经轻组分压缩机加压提高能量品位后用作中间再沸器的热源,换热冷凝后采出;塔底得到含不挥发杂质的重组分杂质;非进料侧塔顶得到精甲醇蒸汽,所述精甲醇蒸汽经精甲醇压缩机加压提高能量品位后用作分隔壁精馏塔再沸器的热源,换热冷凝后得到精甲醇;
所述粗甲醇预热的热工质包括所述分隔壁精馏塔塔底收集的重组分杂质、所述分隔壁精馏塔进料侧塔顶的轻组分杂质和低压蒸汽中的一种或多种;所述轻组分压缩机和所述精甲醇压缩机所需动力由变频电机或背压式汽轮机提供,所述背压式汽轮机排出的背压蒸汽用作分隔壁精馏塔再沸器和中间再沸器的补充热源,或作为粗甲醇预热器的供热介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使用分隔壁精馏塔结合热泵精制甲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甲醇为质量分数为20%~90%的甲醇,所述粗甲醇中还包括水、盐碱、醇类、酯类、醛类、醚类、烷烃类组分中的两种或多种,所述精甲醇的挥发度介于轻组分杂质和重组分杂质之间;所述分隔壁精馏塔为常压操作,所述分隔壁精馏塔进料侧的塔顶回流比为0.1~25,所述分隔壁精馏塔非进料侧的塔顶回流比为0.5~10。
5.一种使用分隔壁精馏塔结合热泵精制甲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粗甲醇预热器、分隔壁精馏塔、分隔壁精馏塔冷凝器、压缩机、分隔壁精馏塔再沸器和精甲醇输送泵;
所述分隔壁精馏塔内设有一竖直的分隔壁,分隔壁顶端向上延伸与所述分隔壁精馏塔顶端固定,将所述分隔壁精馏塔上部精馏段分为进料侧和非进料侧两部分;
所述进料侧塔壁中部设有进料口,与所述粗甲醇预热器连接;
所述进料侧塔顶部设有轻组分出料口,与所述分隔壁精馏塔冷凝器连接;
所述非进料侧塔顶部设有产品出料口,连接所述压缩机进气口;
所述压缩机出气口连接所述分隔壁精馏塔再沸器的供热管道进口,所述分隔壁精馏塔再沸器的供热管道出口连接所述精甲醇输送泵;
所述分隔壁精馏塔内提馏段连通,塔底设有重组分出料口;
所述分隔壁的高度为塔体总高度的25%~75%;所述分隔壁与所述分隔壁精馏塔塔体材料相同,或在分隔壁表面增加隔热材料形成复合壁。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使用分隔壁精馏塔结合热泵精制甲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缩机所需动力由变频电机或背压式汽轮机提供,所述背压式汽轮机排出的背压蒸汽用作分隔壁精馏塔再沸器的补充热源,或作为粗甲醇预热器的供热介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嘉,未经吴嘉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7969.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