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治疗光过敏的中药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47770.X | 申请日: | 2015-10-09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506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1-2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淑英 | 申请(专利权)人: | 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898 | 分类号: | A61K36/898;A61P17/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治疗 过敏 中药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光过敏的中药。
背景技术
光过敏,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若在阳光下暴晒或受其他射线或人工光源如白炽灯的照射,会使病人面部的红斑加重,或暴露皮肤出现红色斑疹、丘疹或大疱性皮疹伴有烧灼感、痒痛感或使全身症状加重,这种现象称为光过敏现象。许多因素(多数不明)可归因于光敏感性,除非原因明显每一个具有明显的光敏性的病人必须排除系统性或皮肤型红斑狼疮,着色性干皮病和某些卟啉病也可导致光敏感。最常见类型的卟啉病为迟发性皮肤卟啉病,可散发于成人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种卟啉病是由于尿卟啉原脱羧酶缺乏,其特征为在手背和前臂伸侧皮肤脆性增加和出现粟丘疹,常见面部色素沉着和多毛症。
本发明所涉及药材研究现状如下:
白疾藜【别名】白蒺藜、蒺藜。【来源】为蒺藜科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蒺藜的成熟果实。【性味】苦、辛,平。【归经】入肝经。【功能主治】平肝解郁,祛风明目。用于肝阳眩晕头痛,肝郁胁痛,风热头痛,目赤肿痛,皮肤瘙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6~10g。【摘录】《中华本草》。
防风【别名】铜芸,茴芸、茴草、百枝、闾根、百蜚,屏风,风肉。【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防风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未抽花茎植株的根,除去须根及泥沙,晒干。【性味】辛、甘,温。【归经】归膀胱、肝、脾经。【功能主治】解表祛风,胜湿,止痉。用于感冒头痛,风湿痹痛,风疹瘙痒,破伤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5~10g。【注意】大便清泄及有湿痰者不宜。【摘录】《中华本草》。
五色花【别名】马缨丹、红彩花、头晕花、如意花。【来源】为马鞭草科马樱丹属植物五色梅,以根或全株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淡,凉。【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感冒高烧,久热不退,颈淋巴结核,风湿骨痛,胃痛,跌打损伤。叶、枝:外用治湿疹,皮炎,皮肤瘙痒,疖肿,跌打损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10~25g。【摘录】《中华本草》。
青天葵【别名】天葵、独脚天葵、猪乸耳、磨地沙、珍珠叶、半边伞、坠千斤、山米子、铁帽子、小胖药、提心吊胆。【来源】兰科芋兰属植物毛唇芋兰,以全草或块茎入药。全年可采,鲜用或晒干。【性味】苦、甘,平。【功能主治】清肺止咳,健脾消积,镇静止痛,清热解毒,散瘀消肿。用于肺结核咳嗽咯血,支气管炎,小儿疳积,小儿肺炎,精神病,跌打肿痛,口腔炎,急性喉头炎,疮毒。【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12g。【注意】阳虚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紫草【别名】硬紫草、软紫草。【来源】本品为紫草科植物新疆紫草、紫草或内蒙紫草的干燥根。春、秋二季采挖,除去泥沙,干燥。【性味】甘、咸,寒。【归经】归心、肝经。【功能主治】凉血,活血,解毒透疹。用于血热毒盛,斑疹紫黑,麻疹不透,疮疡,湿疹,水火烫伤。【用法用量】内服:煎汤,5-9g。【注意】胃肠虚弱、大便滑泄者慎服。【摘录】《中华本草》。
旱莲草【别名】白旱莲、猢狲头、莲草、墨斗草、墨烟草、墨菜、猪牙草、金陵草、莲子草、旱莲草、旱莲子、白花草、白花蟛蜞菊、墨记菜、野水凤仙、摘头乌、滴落乌、水凤仙草、黑墨草、节节乌、跳鱼草、假日头花仔、绕莲花、火炭草、黑头草、古城墨、水旱莲、冰冻草、金丝麻、墨汁草。【来源】旱莲草为双子叶植物药菊科植物鳢肠的全草。【性味】味甘、酸,性凉。【归经】归肾经、肝经。【功能主治】肝肾不足,眩晕耳鸣,视物昏花,腰膝酸软,发白齿摇,劳淋带浊,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10g。【摘录】《中华本草》。
绿萼梅【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绿萼梅以花入药。冬末至次年早春采摘初开放的花朵,晒干。【性味】苦、微甘,平。【功能主治】平肝和胃。用于胸胁胀痛,胃痛,消化不良,神经衰弱。【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5g。【摘录】《中华本草》。
菖蒲【别名】白菖蒲、藏菖蒲。【来源】多年生草木,根状茎粗壮。叶基生,剑形,中脉明显突出,基部叶鞘套折,有膜质边缘。【性味】性温,味辛、苦。【归经】【功能主治】能为辟秽开窍,宣气逐痰,解毒,杀虫。治癫狂,惊痫,痰厥昏迷,风寒湿痹,噤口毒痢,外敷痈疽疥癣。开窍,化痰,健胃。用于癫痫、痰热惊厥、胸腹胀闷、慢性支气管炎。【用法用量】内服:煎汤,4~12g。【摘录】《中华本草》。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光过敏的中药,通过选择合适的药材及其配比,达到安全有效治愈光过敏的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淄博夸克医药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7770.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