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门内饰板带有软质表皮及车缝线的注塑成形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47582.7 | 申请日: | 2015-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9647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30 |
发明(设计)人: | 赖定群 | 申请(专利权)人: | 全兴工装设备(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45/14 | 分类号: | B29C45/14;B29B11/00;B29L31/58 |
代理公司: | 南京天华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2218 | 代理人: | 苗建;徐冬涛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车门 内饰板 带有 表皮 缝线 注塑 成形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门内饰板的加工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生产汽车内饰件的表皮与基材的组装成型工艺。
背景技术
汽车内饰件为达到舒适及美观效果,通常会在表面附加软质表皮并带有特定纹路及车缝线,目前这种工艺分为如下两种方式:
一、高压注塑+贴合:注塑型板并购入表皮,再进行贴合(表皮有纹路,但为平面)。其过程是先高压注塑塑胶制品,再通过真空成型机或人工贴合等方式将表皮贴附于制品表面,此种方式较难完成曲面车缝的效果。
二、低压一体注塑:预先在模具内铺设购入的表皮(表皮有纹路,但为平面)通过低压工艺的注塑方式使塑胶在成型同时与表皮贴合,无法完成曲面的实际的车缝线效果。
上述两种方法具有的不足有:工艺流程过长,操作复杂,不良率高,尺寸稳定性差,产品内应力较大,易产生翘曲等变形,人工,设备成本较高。
同时传统的车缝方式存在以下不足:车缝线只可以加在裁切后的平面部位,不能缝在单一表皮成形后的立体形状(曲面、尖角部位)及仿真加实际车缝视觉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产品质量好,达到仿真加实际车缝视觉效果的车门内饰板带有软质表皮及车缝线的注塑成形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门内饰板带有软质表皮及车缝线的注塑成形方法,其特征步骤如下:
(a)选用无纹路表皮,将表皮放入真空成形机,通过真空成型机自带的夹框夹住后,送至真空成型机自带加热区域;
(b)利用真空成型机自带加热管对上述表皮加热,加热至表皮软化所需温度;
(c)由真空成型机自控机构将加热后表皮定位置放模具中央后,模具上模和下模缓慢合模后,对模具上模及下模进行抽真空处理后,破真空,模具上模下模打开,取出已经预成型的表皮,使表皮具有纹理及仿真车缝线;
(d)将上述预成型后的表皮放入表皮冲切模中,冲切出需要的形状及孔径;
(e)将形状冲切完的表皮放入3D缝纫机,依照所需式样进行表皮3D造型的缝纫;
(f)将车缝好的表皮,使用机械手取拿治具放入低压注塑模具的上模后,合模进行带表皮一体低压注塑成型;
(g)经上下模模具冷却水道循环通水使一体注塑成型产品冷却定型,开模后,利用下模的顶出复位装置顶出产品。
其中,所述预成型表皮上的纺真车缝线为单针或双针线式样。
步骤(b)表皮软化温度为180℃。
步骤(c)中的抽真空处理时间为30S。
步骤(f)中车缝好的表皮放到低压注塑模具后由定位针固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有:
1、工艺缩短,操作简单。
2、降低人为原因造成的不良率,每个产品完全相同,可以与对手件进行无缝搭接。
3、尺寸稳定性强,产品内应力较小,不易产生翘曲等变形。
4、可完成曲面,复杂面处添加仿真车缝线,美化造型。
5、人工,设备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3D缝纫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低压注塑模具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本发明采用的真空成形机包括有公模、母模,及真空成型设备。所述公模上设有用于抽真空的细微小孔,所述母模上设有用于抽真空的细微小孔,且有客户所需纹路造型。(包括车缝线造型)所述真空成型机,分为2部分,a.表皮加热区,内含加热棒,表皮加热烘温区域;b.真空成形区,放置真空成型模,预成型区域。该两区域通过表皮夹框进行表皮的烘温及放置表皮至真空成型模中。
如图1所示,本发明采用的3D缝纫机包括有固定座,机械手臂,缝纫机,激光扫描头,附属电脑设备。所述固定座:机械手臂固定用底座。所述机械手臂:缝纫机及激光扫描头固定处,完成缝纫路线动作。所述缝纫机:进行缝纫线车缝设备。所述激光扫描头:进行车缝路径扫描用的检测设备。所述电脑设备:分析激光扫描头回路的路径,使机械手按照预定路线,控制缝纫机进行车缝。
如图2所示,本发明采用的低压注塑模具,包括母模和公模,所述公模:模具的做动部分,包含热流道,顶出机构,浇口,注嘴。所述母模:包含表皮定位针。
本发明加工分为3个步骤:
第一步骤:表皮预成型阶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全兴工装设备(南京)有限公司,未经全兴工装设备(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758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汽轮机接触薄膜式镶片刷子汽封
- 下一篇:逃生用疏散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