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寿命检测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46906.5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0331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1-16 |
| 发明(设计)人: | 张锋;梁建华;闫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飞龙(芜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发动机 支架 寿命 检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发动机支架生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寿命检测机。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不断得以提高,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已经走进了千家万户,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捷,同时,人们对于汽车的质量要求也越来也高。汽车发动机支架是汽车上重要的零部件之一,汽车发动机在正常的工作过程中,会对汽车发动机支架产生一定的振动冲击,因此,对于汽车发动机支架的质量要求较高。但在汽车发动机支架完成生产后,由于缺少对其使用寿命进行检测的装置,而无法对汽车发动机支架的质量提供保障,影响到汽车的最终使用性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出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生产制造成本低的、安装使用方便的,能实现对汽车发动机支架进行检测的装置,即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寿命检测机。
一种汽车发动机支架寿命检测机,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左侧上端垂直安装有左立板,所述底板的中部后侧上端垂直安装有中立板,所述底板的右侧上端安装有托座,所述左立板的右侧设有四个用于对汽车发动机支架定位的定位柱,四个定位柱上分别设有用于压紧汽车发动机支架的压紧螺母,所述底板的中部上方设有贯穿汽车发动机支架的击打垫块、与击打垫块配合的锁紧块,所述击打垫块的上方设有振荡击打装置,所述振荡击打装置的左端与左立板相连,所述托座的上端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和曲柄盘,所述振荡击打装置的右端与曲柄盘相连,所述振荡击打装置的中部后方可在中立板的上部的导向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滑动。将汽车发动机支架固定在定位柱上后,同时使击打垫块安装在汽车发动机支架上,即可启动电机,驱动曲柄盘转动,并利用曲柄盘带动振荡击打装置在中立板的上部的导向作用下沿着竖直方向滑动,即可击打在击打垫块上,以模拟汽车发动机支架在使用时,外界对汽车发动机支架的冲击,击打一段时间后,检测汽车发动机支架的变形情况,即可判断出汽车发动机支架是否符合要求,确保了汽车发动机支架的加工质量。
所述中立板的上部设有沿着竖向分布的导槽,所述振荡击打装置的中部后方可在中立板的导槽的导向下沿着竖直方向滑动。以防止在振荡击打装置进行上下振荡的过程中左右晃动,提高了装置工作时的稳定性。
所述振荡击打装置包括左弹簧、右弹簧、与中立板的上部滑动配合的振荡块,所述振荡块的左端、右端对称设有吊耳,所述左弹簧的左端与左立板相连,所述左弹簧的右端与振荡块左端的吊耳相连,所述右弹簧的右端与曲柄盘偏心连接,所述右弹簧的左端与振荡块右端的吊耳相连,所述左弹簧、右弹簧均呈水平分布。振荡块的后部与导槽滑动配合,启动电机,驱动曲柄盘转动,借助于右弹簧的右端与曲柄盘偏心连接,牵拉右弹簧运动,即可同步的带动振荡块上下振动,同时,振荡块会击打在击打垫块上,以模拟外接的振动冲击,从而对汽车发动机支架的质量进行检测。本发明采用左弹簧、右弹簧,能够很好的适应并带动振荡块振动。
本发明采用所述振荡块呈柱形结构的技术方案,能够保证振荡块击打在击打垫块上时,是线与面的接触,冲击力是沿着击打垫块的轴线所在的竖直面上,这样击打垫块作用在汽车发动机支架上的力则会沿着汽车发动机支架上与击打垫块配合的孔的轴线所在的竖直面竖直向下,以模拟汽车发动机工作时对汽车发动机支架所产生的冲击,起到了对汽车发动机支架的使用寿命检测的作用,确保了汽车发动机支架加工后的质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具有结构设计合理、生产制造成本低和安装使用方便等优点,能实现对汽车发动机支架进行检测,以确保汽车发动机支架的加工质量,满足实际的安装使用需求,保证了汽车的使用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汽车发动机支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飞龙(芜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未经河南飞龙(芜湖)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69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