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图像隐写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510645441.1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737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31 |
发明(设计)人: | 郑紫微;丁石磊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F21/36 | 分类号: | G06F21/3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邓青玲 |
地址: | 315211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智能 移动 终端 图像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图像隐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存储模块、图像提取模块、图像类型识别模块、图像类型转换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嵌密模块、图像发送模块和秘密信息提取模块;图像存储模块分别连接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提取模块,图像提取模块连接图像类型识别模块,图像类型转换模块分别连接图像类型识别模块和图像预处理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分别连接图像类型识别模块和嵌密模块,图像发送模块分别与嵌密模块、秘密信息提取模块连接。由嵌密模块将秘密信息嵌入到经图像预处理模块处理的移动终端的载体图像中,并将载密图像发送至接收方,从而保护了秘密信息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隐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图像隐写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日益普及,使用智能移动终端的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占据越来越大的比重。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移动终端中图像、视频等数字多媒体信息的存储、复制与传播变得非常方便。然而,人们在利用智能移动终端享受网络时代提供的信息共享便捷通信的同时,也为私密信息的泄露埋下了隐患。
当人们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对外发送秘密信息时,通常是采取将秘密信息压缩后,对压缩文件设置加密密码的形式或者以明文形式发送出去。这种利用智能移动终端对外发送秘密信息的形式具有很大的不安全性,不利于秘密信息的保护。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对用户的秘密信息进行加密隐藏的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图像隐写系统。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基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图像隐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图像采集模块、图像存储模块、图像提取模块、图像类型识别模块、图像类型转换模块、图像预处理模块、嵌密模块、图像发送模块和秘密信息提取模块;所述图像存储模块分别连接图像采集模块和图像提取模块,所述图像提取模块连接图像类型识别模块,所述图像类型转换模块分别连接图像类型识别模块和图像预处理模块,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分别连接图像类型识别模块和嵌密模块,所述图像发送模块分别与嵌密模块、秘密信息提取模块连接,其中,
所述图像采集模块,用以采集智能移动终端的外部图像,并对采集的外部图像自动编号,存储至图像存储模块;
所述图像存储模块,一方面保存图像采集模块编号的外部图像,一方面保存系统预先存储的图像;
所述图像提取模块,用于提取图像存储模块中的图像,并发送给图像类型识别模块;
所述图像类型识别模块,用以判断所接收的图像类型为动态图像时,则将其发送给图像类型转换模块处理;判断接收的图像为静态图像时,则直接发送图像给图像预处理模块处理;
所述图像类型转换模块,用以将接收的动态图像转换为静态图像,并发送转换后的静态图像给图像预处理模块;
所述图像预处理模块,用以对接收的静态图像进行滤噪或加噪处理,并将滤噪或加噪后的静态图像作为载体图像发送给嵌密模块嵌入秘密信息;
所述嵌密模块,用以将秘密信息嵌入到接收的滤噪或加噪后的载体图像中,并将载密图像发送给图像发送模块,其中,嵌密模块嵌入秘密信息的隐写方法过程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1)设待嵌入的秘密信息为S,接收的载体图像为C,将秘密信息S转化为二进制比特流,并将转化得到的二进制比特流以8位作为一组进行分组,得到N组二进制比特流,其中,每组二进制比特流有28种组合方案;
(2)根据每组二进制比特流中的各组合方案,选择各组合方案对应的置反比特位,并对置反比特位做置反处理,生成28组反转二进制比特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大学,未经宁波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544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