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脑水肿的复方制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644488.6 | 申请日: | 2015-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4127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6-03-23 |
| 发明(设计)人: | 孟令霞;胡树春;赵庆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孟令霞 |
| 主分类号: | A61K36/9062 | 分类号: | A61K36/9062;A61P25/00;A61P7/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250014 山东省济南***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脑水肿 复方 制剂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脑水肿的复方制剂。
背景技术
脑水肿是指脑内水分增加、导致脑容积增大的病理现象,是脑组织对各种致病因素的反应。可致颅内高压,损伤脑组织,临床上常见于神经系统疾病,如颅脑外伤,颅内感染(脑炎,脑膜炎等),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疾病(如肿瘤),癫痫发作以及全身性疾病如中毒性痢疾、重型肺炎。
现代医学治疗脑水肿主要采用口服剂尿剂,激素类药物,只能暂时缓解症状,此类药物对人体有很多副作用,临床使用有异议。另一种方法采用手术下导管引流治疗,手术下导管除了容易发生意外和并发症外,最大的弊端是不能一次彻底完成,需要定期重复手术置换导管,费用较高,使患者不易接受。国际上发达国家现在已开展脑内窥镜治疗脑水肿,虽然较为先进有效,但这一方法只适用于交通性脑水肿以外的病人。
中医理论认为脑水肿属解颅、头痛、眩晕、呕吐等范畴,脑积水、颅内压增高综合症与脑水肿的病机相同。临床上大部分脑水肿患者除了表现肾气虚的卤门宽裂、神情呆滞、精神萎靡、小便淋漓、面色萎黄、肢体倦怠等症候外;往往同时伴有气滞血瘀的青筋暴露、头痛头胀、舌强语骞、肢麻瘫痪;或痰浊阻络、蒙蔽轻窍所致的头重眩晕、恶心呕吐;从而认为:脑积水的发生,多是在脾肾气虚的基础上,形成痰浊、水湿、瘀血阻络,使脑腑脉络不通,水液停滞。因此,脑积水是典型的虚实挟杂症候,其实质是本虚标实。目前尚缺乏治疗效果显著的用于治疗脑水肿的复方制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脑水肿的复方制剂,可治疗脑水肿及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综合症且疗效显著,本发明还提供了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脑水肿的复方制剂,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银杏叶35~45份,黄芪35~45份,水柏枝15~25份,茯苓25~35份,当归35~45份,益智仁25~35份,荆芥25~35份,黄精25~35份,白芍15~25份,喜马拉雅紫茉莉15~25份,麦冬25~35份,回春草5~15份,刺五加15~25份。
优选的,是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药制成的:银杏叶40份,黄芪40份,水柏枝20份,茯苓30份,当归40份,益智仁30份,荆芥30份,黄精30份,白芍20份,喜马拉雅紫茉莉20份,麦冬30份,回春草10份,刺五加20份。
所述治疗脑水肿的复方制剂的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烘干,研为细粉,过120目筛,混合混匀,装入胶囊即可。
本发明的治疗脑水肿的复方制剂,具有益气行气、活血通络等功效,可改善大脑微循环,促进脑脊液吸引,抗炎消肿,软化粘连,具有解除脑脊液循环障碍、保护和恢复神经细胞等功能,可治疗脑水肿及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综合症。治疗时,口服,每日三次,每次10克左右。15天一个疗程,通常2个疗程即可治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制备治疗脑水肿的药物
配方为:银杏叶40克,黄芪40克,水柏枝20克,茯苓30克,当归40克,益智仁30克,荆芥30克,黄精30克,白芍20克,喜马拉雅紫茉莉20克,麦冬30克,回春草10克,刺五加20克。
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烘干,研为细粉,过120目筛,混合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2制备治疗脑水肿的药物
配方为:银杏叶38克,黄芪42克,水柏枝18克,茯苓33克,当归39克,益智仁33克,荆芥26克,黄精32克,白芍20克,喜马拉雅紫茉莉22克,麦冬28克,回春草9克,刺五加22克。
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烘干,研为细粉,过120目筛,混合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3制备治疗脑水肿的药物
配方为:银杏叶35克,黄芪45克,水柏枝15克,茯苓35克,当归35克,益智仁35克,荆芥25克,黄精35克,白芍15克,喜马拉雅紫茉莉25克,麦冬25克,回春草15克,刺五加15克。
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烘干,研为细粉,过120目筛,混合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实施例4制备治疗脑水肿的药物
配方为:银杏叶45克,黄芪35克,水柏枝25克,茯苓25克,当归45克,益智仁25克,荆芥35克,黄精25克,白芍25克,喜马拉雅紫茉莉15克,麦冬35克,回春草5克,刺五加25克。
制备方法为:取各原料,烘干,研为细粉,过120目筛,混合混匀,装入胶囊,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孟令霞,未经孟令霞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448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