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44171.2 | 申请日: | 2015-10-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655524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10 |
| 发明(设计)人: | 平野畅宏;藤原勳;渡边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1M2/16 | 分类号: | H01M2/16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李照明;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电 二次 电池 隔板 | ||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含有纤维素纤维和树脂粒子,所述树脂粒子具有能够与所述纤维素纤维形成氢键的取代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和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作为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已知有由纤维素纤维构成的多孔膜(参照例如专利文献1)。此外,作为含有纤维素纤维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已知有由纤维素纤维等纤维状物和氧化铝等无机粒子构成的多孔膜(参照例如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099940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8-4438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专利文献1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有时得不到良好的透气度。此外,专利文献2公开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有时会发生无机粒子从隔板脱落的所谓落粉情况。
于是,本发明要提供在确保良好的透气度的情况下抑制落粉发生(隔板中的树脂粒子脱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含有纤维素纤维和具有能够与纤维素纤维形成氢键的取代基的树脂粒子。
根据本发明,能够得到在确保良好的透气度的情况下抑制落粉发生(隔板中的树脂粒子脱落)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
附图说明
图1是显示本发明的一例实施方式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成为本发明的基础的见解)
首先,对本发明的一形态的着眼点进行说明。本发明人发现了,如上述专利文献1那样由纤维素纤维构成的隔板,由于纤维素纤维彼此以氢键结合,形成致密的膜,所以得不到良好的透气度。此外,本发明人发现了,如上述专利文献2那样由纤维素纤维等纤维状物和氧化铝等无机粒子构成的隔板,由于纤维素纤维和氧化铝等无机粒子的粘结性低,所以在制作隔板或二次电池时,发生隔板中的无机粒子脱落的落粉现象。并且如果这样的落粉发生,就会在隔板上形成大孔,所以有例如锂枝状晶容易贯通隔板、不能充分防止内部短路发生的可能性。基于上述见解,本发明人想到了下文中说明的各形态的发明。
本发明的第1形态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含有纤维素纤维和具有能够与所述纤维素纤维形成氢键的取代基的树脂粒子。根据第1形态,通过在隔板中填充树脂粒子,使得纤维素纤维彼此之间夹着树脂粒子,纤维素纤维彼此的间隔得到适度扩大,因而可以得到良好的透气度。即、在隔板上形成电解液能够向隔板浸透、离子在隔板中能够移动的适度孔。此外,由于树脂粒子具有能够与纤维素纤维形成氢键的取代基,所以纤维素纤维与树脂粒子的接合性提高,隔板中的树脂粒子脱落的落粉的发生得到抑制。通过如此在确保良好的透气度的情况下抑制落粉的发生,例如,能够抑制在隔板上形成大孔,所以能够防止锂枝状晶造成的内部短路的发生。
第2形态,是例如第1形态的所述纤维素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05μm以下。根据第2形态,与纤维素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大于0.05μm的情况相比较,例如在隔板上容易形成微细的孔,能够抑制锂枝状晶造成的内部短路的发生。
第3形态,是例如第1形态或第2形态的所述树脂粒子的体积平均粒径(Dv)/数均粒径(Dn)小于2。根据第3形态,与体积平均粒径(Dv)/数均粒径(Dn)为2以上的情况、或专利文献2的氧化铝等板状粒子相比较,能够在隔板上形成均一的孔,得到更良好的透气度。再者,在专利文献2的板状粒子的场合,有板状粒子的平板面平行隔板的面而取向,隔板的孔被板状粒子覆盖了的情况,还有板状粒子的平板面垂直隔板的面而取向,隔板的孔不能充分被板状粒子覆盖的情况。因此,专利文献2的隔板,通过板状粒子控制隔板孔径困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417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