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T形汽车专用工具在审
申请号: | 201510643606.1 | 申请日: | 2015-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515018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2-16 |
发明(设计)人: | 李乐水;李贤明;李亚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市成大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B25F1/00 | 分类号: | B25F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5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汽车 专用工具 | ||
(一)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工具,尤其是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多功能汽车专用工具,属于汽车专用工具技术领域。
(二)背景技术
现有汽车随车配备的专用工具大都具有结构简单、功能单一的缺点,无非是只能用来更换轮胎的十字扳手和L形扳手,市面上也见不到多用途的汽车专用工具,特别是同时具有更换轮胎、砸碎汽车玻璃、辅助升降千斤顶、和辅助汽车快速从深险的淤泥坑中驶离功能的汽车专用工具。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同时具有更换轮胎、砸碎汽车玻璃、辅助升降千斤顶、和辅助汽车快速从深险的淤泥坑中驶离功能的T形汽车专用工具。
本发明的突出特点是该专用工具可以拆分、组合,拆开和组合后具有不同的功能,套管反向组合后总体积和长度缩小,便于收纳和携带。显著进步是一个工具同时具有汽车需要的多种功能,特别是具有辅助汽车快速从深险的淤泥坑中驶离的功能。
(四)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本发明辅助汽车快速从深险的淤泥坑中驶离的方法示意图;
图3、本发明辅助升降千斤顶示意图;
其中:1把手,2锥体,3套筒,4螺母,5内六方螺母,6螺钉,7轮胎,8千斤顶。
(五)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为本发明T形汽车专用工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包括:把手(1),锥体(2),套筒(3),螺母(4),内六方螺母(5),螺钉(6),轮胎(7),千斤顶(8)。其中,把手(1)、锥体(2)和内六方螺母(5)焊接在一起,整体形状呈T形。套筒(3)和螺母(4)焊接在一起;把手(1)与锥体(2)之间的角度为90°,如图2所示:把套筒(3)通过螺母(4)拧在把手(1)尾端的螺纹上,用以加长把手(1)的长度,再利用内六方螺母(5)拆装轮胎(7)上的螺钉(6)更加省力。
当汽车深险的淤泥坑时,如图2所示,把套筒(3)通过螺母(4)拧在把手(1)尾端的螺纹上,用以加长把手(1)的长度,再把内六方螺母(5)扣在轮胎上的螺钉(6)上,由于此时把手(1)与轮胎的前进方向平行,而且整个工具比轮胎(7)的半径长出10公分左右,此时漫漫向前开动汽车,随着轮胎的转动,工具上的把手(1)和套筒会支在淤泥坑的前面,并把轮胎顶起,使汽车从深陷的淤泥坑中驶离。
锥体(2)用来在危险的时候击碎汽车玻璃,把套筒(3)通过螺母(4)拧在把手(1)尾端的螺纹上,使把手加长,操作更省力,效果更好。
如图3,将把手(1)尾端的扁平体沿垂直方向插入千斤顶(8)调整螺杆的扁孔内轻轻转动,可以轻松升降千斤顶的高度,省去了普通轮胎工具需要通过千斤顶摇杆升降千斤顶的麻烦。
如果把套筒(3)反方向套在把手(1)的外面,再把套筒(3)上的螺母(4)与把手(1)尾端的螺纹拧紧,可以缩小整个工具的体积,便于收纳,又不影响击碎汽车玻璃和拆装螺钉的基本功能。
为了降低加工成本和材料成本,本发明的另一个方案是单纯加长把手(1)的长度,部件套筒(3)和螺母(4)去掉,整体功能基本不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市成大机械研究所,未经宁波市成大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36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机器人动作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型顶杆结构轴承拆除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