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642122.5 | 申请日: | 2015-09-30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356948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19 |
| 发明(设计)人: | 李以龙;廖柏树;张鹏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1/00 | 分类号: | H04B11/00;H04B7/0413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高永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8 | 代理人: | 滕一斌 |
| 地址: | 100085 北京市海淀区清***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传输 用户设备 方法和装置 已调信号 发送端 超声波 解调 调制 发送 节约 | ||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所述方法应用于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由多个发送端用户设备分别发送的第一已调信号,每个第一已调信号为对应的发送端用户设备对第一载波进行调制生成的信号,不同发送端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载波为频率互不相同的超声波;以及对多个所接收的第一已调信号进行解调。本公开提供的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加快了数据传输速度,节约了数据传输时间。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在相关技术中,一些用户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智能手环、智能手表、自拍杆等)之间可以建立无线连接来传输数据(例如,音频文件、视频文件、指令信息等)。通过数据传输,各个用户设备之间能够共享信息、传输指令等,以达到用户之间相互交流、对用户设备无线设置或无线控制的目的。目前,用户设备之间通常以WiFi、蓝牙等方式来实现数据的无线传输。在用户设备之间传输数据时,通常是一对一地传输,资源利用率比较低。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接收由多个发送端用户设备分别发送的、加载有对应的发送端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的第一匹配信号,每个第一匹配信号为对应的发送端用户设备对第一载波进行调制生成的信号,不同发送端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载波为频率互不相同的超声波;对多个所接收的第一匹配信号进行解调,获得所述发送端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接收由多个发送端用户设备分别发送的第一已调信号,每个第一已调信号为对应的发送端用户设备对第一载波进行调制生成的信号,不同发送端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载波为频率互不相同的超声波;将所述发送端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和所对应的发送端用户设备的第一载波的频率进行关联;仅对所接收的具有已关联的频率的第一已调信号进行解调。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方法,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生成加载有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的匹配信号,每个匹配信号为对载波进行调制生成的信号;向多个接收端用户设备发送对应的匹配信号,不同接收端用户设备对应的载波为频率互不相同的超声波,每一个接收端用户设备用于将所述第一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和接收到的匹配信号所采用的载波的频率进行关联,并在接收到所述第一用户设备发送的已调信号之后,仅对所接收的具有已关联的频率的已调信号进行解调;对载波进行调制生成多个已调信号,所述多个已调信号用于多个接收端用户设备对对应的已调信号进行解调,不同接收端用户设备对应的载波为频率互不相同的超声波;以及向所述多个接收端用户设备发送对应的已调信号。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数据传输的装置,应用于第一用户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多个发送端用户设备分别发送的、加载有对应的发送端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的第一匹配信号,每个第一匹配信号为对应的发送端用户设备对第一载波进行调制生成的信号,不同发送端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载波为频率互不相同的超声波;第二调解模块,用于对多个所接收的第一匹配信号进行解调,获得所述发送端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由多个发送端用户设备分别发送的第一已调信号,每个第一已调信号为对应的发送端用户设备对第一载波进行调制生成的信号,不同发送端用户设备对应的第一载波为频率互不相同的超声波;关联模块,用于将所述发送端用户设备的设备信息和所对应的发送端用户设备的第一载波的频率进行关联;第一调解模块,用于仅对所接收的具有已关联的频率的第一已调信号进行解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64212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